8月25日,平安银行(SZ000001,股价12.36元,市值2399亿元)召开 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以下简称业绩会)。在业绩会上,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副行长方蔚豪、行长助理兼首席风险官吴雷鸣、行长助理王军、董事会秘书周强等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零售业务处于爬坡阶段
谈到过去两年平安银行零售改革的成果,平安银行行长冀光恒在业绩会上用三句话进行总结:一是战略更加清晰;二是战术更加精细;三是零售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由上年末的1.06%下降至1.05%。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较2025年3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主要通过“持续优化客群和资产结构,落实客户分类分层经营,推进优质资产投放,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等方式进行改进。
“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正处于爬坡阶段,前期改革为零售业务再次起飞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零售业务发展,冀光恒表示,经过前期对部分风险业务的调整,平安银行有效遏制了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势头,不良生成率连续6个季度下降,出现明显拐点。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冀光恒表示,将加强关注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的业绩表现,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0%;实现净利润248.70亿元,同比下降3.9%。
“目前,各项业务转型升级举措正在推动中,后续将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优化客群结构,加强内部协同。”冀光恒称,将更加专注经济活跃度高、信贷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加大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增加非息收入的占比,并引导各分支机构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合规治理的能力。
“要从心态上回归理性”
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平安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5.8亿元,占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05%,占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8.42%。
对此,平安银行董秘周强明确表示,“中期分红比例18%和去年是持平的”,不论是在分红水平还是分红频次上,希望能尽力保持稳定和连续。
今年下半年以来,银行业“反内卷”持续升温。对此,平安银行管理层在业绩会上也谈及自身看法。
冀光恒指出,作为一个经营机构,做任何业务都是有成本的,如果收益无法长期、大规模地覆盖成本,长此以往,这种竞争就是“自杀式”竞争,对整个行业而言,带来的风险可能是颠覆性的。在此过程中,每个从业者都要认清“内卷式”竞争的长远危害,从心态上回归理性。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下去,从长远来看,所做的生意收益要能覆盖基本成本,维持相对合理的盈利水平。“反内卷”不仅需要监管引导,每个从业者都应积极践行,不破坏竞争的基本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