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客流量超4000万,“香港客”喜欢打卡的深圳皇庭广场即将在9月初被拍卖,起拍价30.53亿元,相当于43.61亿元的评估价打了七折。
根据皇庭国际8月11日晚发布的公告,其子公司名下资产晶岛国商购物中心(深圳皇庭广场)及相关附属设施、设备于9月9日10时至9月10日10时止(延时除外)在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查询京东网司法拍卖平台信息显示,该项目拍卖信息已挂网,截至目前,0人报名,333人关注,10421人围观。
为何在深圳炙手可热、有“钻石之心”之称的皇庭广场会沦落到司法拍卖的地步?其母公司皇庭国际又面临怎样的危机?

图/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截图
一个广场贡献超五成营收,公司或面临退市风险
皇庭广场位于深圳福田CBD,毗邻深圳会展中心、市民中心等地标建筑,是深圳的地标性商场之一,曾被誉为“钻石之心”。项目占地面积约4.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是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于一体的高端商圈。
虽然近年来商业地产的生意并不好做,但是,皇庭广场却受益于港客北上消费,迎来了“泼天富贵”。由于距离福田口岸站仅两站距离,这里成为香港市民最爱打卡的消费地,在社交媒体搜索“皇庭广场”,就会有“港人必上必打卡的商场”“皇庭广场十大美食打卡”等标签,由此可见其热度攀高。
根据皇庭国际披露的数据,2024年,皇庭广场出租率维持95%以上,日均客流超过10万人次,周末日均12万人次,大型节假日日均客流超15万人次。粗略估算,皇庭广场的年客流量已经超过了4000万人次。
据皇庭国际披露,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皇庭广场的账面价值为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71.57%;2024年深圳皇庭广场项目收入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6.03%。
也就是说,皇庭广场是皇庭国际的核心资产、“台柱子”,若失去皇庭广场,皇庭国际或将面临退市风险。
皇庭国际表示,如本次拍卖成交,公司将失去标的资产的所有权,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同时,深圳皇庭广场作为公司主要资产,拍卖成交后对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日常经营活动将产生重大影响,公司未来存在可能触发《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的财务类强制退市的风险警示情形。
皇庭广场命运“一波三折”,曾两度被挂上货架
皇庭广场是皇庭国际开发的首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
其前身是晶岛国际购物广场,2010年,皇庭国际拿下该项目,2013年其以“皇庭广场”的名称正式开业。经过十年浮沉,皇庭国际债务缠身,业绩也陡转直下。此次皇庭广场被拍卖,起因是皇庭国际欠中信信托的一笔30亿元的借款。
2016年,皇庭国际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签订信托贷款合同,借款金额为30亿元,借款期限为2016年3月30日至2021年3月30日。皇庭国际方面为该笔借款提供了多重抵押担保,其中就包括皇庭广场。
因相关政策调整,上述贷款无法续期,而融发投资到期无法履约偿还借款,2021年中信信托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23年的终审判决显示,皇庭国际方面应偿还中信信托各项本息及违约金。
2022年3月,皇庭国际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了所持有的融发投资100%股权,寻找意向受让方,参考价格为74.93亿元,而融发投资的核心资产便是皇庭广场,皇庭国际要求摘牌方清偿融发投资对皇庭国际及相关方的全部债务。在首次挂牌后不久,皇庭国际将上述转让参考价格大幅下调至56.2亿元,降幅达25%。但仍无人摘牌。
在寻求出售无果后,2024年3月,皇庭国际收到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通知书,申请执行人申请强制执行。2024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下,融发投资与中信信托经友好协商,在保证深圳皇庭广场正常经营的前提下,约定由法院每月直接从融发投资指定账户中划扣一定金额款项,一方面归还所欠中信信托部分款项,另一方面保障深圳皇庭广场日常经营。
皇庭国际表示,当前正在与债权人沟通协商包括债务化解在内的整体和解方案,后续若能达成和解,可能存在法院撤销本次司法拍卖的情况。
五年累亏近46亿,皇庭国际仍陷亏损泥沼
作为深圳老牌企业,皇庭国际也曾经“风光无两”。
根据其官网显示,皇庭国际创建于1983年,由经营零售商业起步。1993年改组为股份公司,成为深圳本地唯一一家零售商业类A+B股上市公司,并获评“中国最大的三百家股份制企业”。随后,其进入地产开发经营领域,先后开发出国企大厦、港逸豪庭等系列优质楼盘,2013年其首个商业地产开发并运营的大型高端购物中心项目——皇庭广场正式开业。
但是,进入2020年后,皇庭国际经营业务连年下滑。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0-2024年,皇庭国际净利润分别为-3.20亿元、-12.58亿元、-12.00亿元、-11.49亿元、-6.53亿元,累计亏损约45.8亿元。
根据皇庭国际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1.4亿-2亿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皇庭国际总资产约80.08亿元,总负债约77.7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37.04亿元,货币资金约0.92亿元。
目前,皇庭国际正在谋求转型,其近年来跨界半导体产业,但截至目前尚未盈利。
一方面推进债务重组,一方面加快转型,未来,皇庭国际还能绝处逢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