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5 11:02:01 股吧网页版
3年磋商未果 皇庭国际终止重组!核心广场抵债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000056_0

  10月14日晚间,皇庭国际发布公告,正式终止筹划已久的重大资产出售及债务重组事项。这一决定源于两重关键因素:一方面,公司与合作方就交易核心条款长期磋商仍未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旗下重庆皇庭广场、深圳皇庭广场(晶岛国商购物中心)已被司法裁定以物抵债。

  其中,深圳皇庭广场作为公司核心资产,其易主将导致皇庭国际失去主要资产所有权,净资产直接从1.72亿元降至约-19.21亿元,未来还可能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截至公告披露当日,公司股价为2.42元,市值28.6亿元。

图片

  3年重组始末核心资产“失守”成关键转折

  公告显示,2022年起,皇庭国际开始筹划挂牌出售子公司股权并与市场意向方沟通相关资产标的出售及债务重组事项,交易预计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

  2022年11月,公司首次与连云港丰翰益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就资产及债务重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23年4月,双方进一步签署《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彼时该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情形,一度被视作公司缓解债务压力的重要突破口。

  在随后3年里,皇庭国际与合作方、债权人等多方围绕交易可行性、交易方案的核心条款等进行了多次论证和磋商。但公告明确提及,各方长期沟通后仍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而核心资产的司法处置,成为压垮这场3年重组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告指出,重庆皇庭广场已于2023年完成以物抵债,深圳皇庭广场则在2025年10月被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抵债,两大核心资产的流失,让重组失去了核心标的与推进基础。

  皇庭国际在公告中表示,终止重组是经审慎研究并与各方友好协商后的决定,核心目的是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重庆皇庭广场因抵债时间较早,不会对2025年公司财务状况产生影响;但深圳皇庭广场作为当前主要经营资产,其易主将直接改变公司资产结构与日常经营基础。同时,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这意味着短期内通过重组缓解危机的路径已正式关闭。

  深圳皇庭广场易主CBD地标5.3折抵债

  对皇庭国际而言,深圳皇庭广场是支撑公司3年重组预期的“压舱石”。作为位于福田CBD、运营12年的商业地标,深圳皇庭广场不仅是公司的形象核心,更是业绩与资产的支柱。数据显示,2024年,该广场贡献收入3.69亿元,占公司全年营收的56.03%;截至2024年末,其司法评估账面价值达57.5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71.57%,是公司维持经营的关键基础。

  这座地标的危机源于2016年的一笔信托贷款。当时,皇庭国际全资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为盘活项目,向中信信托借入30亿元信托贷款,初始期限为5年。为获取贷款,公司付出多重担保代价:以深圳皇庭广场及对应土地使用权作抵押,皇庭国际及其关联方、实控人郑康豪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同时以融发投资60%股权、子公司POWERLAND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融发投资40%股权质押,融发投资还以应收账款追加质押。

  2021年,因融发投资无力偿还本息,中信信托提起诉讼。2024年4月,双方曾在法院主持下达成每月划扣款项的还款方案,但仅3个月后,中信信托将全部债权转让给光曜夏岚(深圳)投资有限公司。新债权人入场后加速处置:2025年9月,深圳皇庭广场首次在京东法拍以30.53亿元起拍,超4万人围观却仅1人报名,最终流拍;2025年10月,债权人申请以30.53亿元抵债,较57.5亿元评估值打了5.3折,也让皇庭国际3年重组的核心资产彻底流失。

  业绩颓势,净资产转负致退市风险高悬

  3年重组的终止,让本就业绩承压的皇庭国际雪上加霜。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已陷入长期亏损泥潭:2020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5年为负,分别亏损2.92亿元、11.57亿元、12.28亿元、11.27亿元、6.4亿元,五年累计亏损超44亿元;2025年上半年,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18.48%,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下降24.6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同比下降31.77%。

  资产负债端的变化更具冲击力。截至2025年6月末,皇庭国际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2亿元,而深圳皇庭广场以30.53亿元抵债后,公司净资产直接降至约-19.21亿元,正式陷入“资不抵债”境地。这一变化直接触发退市风险——公司在公告中明确提示,未来可能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9.3.1条规定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警示情形,给投资者带来重大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皇庭国际曾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2025年10月14日,公司公告因业绩补偿纠纷提起的诉讼获一审判决,将获超1.22亿元补偿款。但公告强调,该判决为一审结果,各方有权上诉,最终结果及对利润的影响仍存不确定性。

  作为一家扎根深圳、拥有42年发展积淀的老牌企业,皇庭国际如何化解资产流失困局、规避退市风险,已成为眼下迫在眉睫的现实难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