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陈发清通讯员刘韶滨
在深圳即将迎来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之际,深圳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再传捷报。8月23日,深圳机场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正式开工。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深圳机场实现规模体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发展空间多重跃升,有力支撑深圳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深圳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代金涛出席活动并宣布工程开工,民航中南局,深圳市有关部门、区政府负责同志,各驻场单位、航空公司、建设单位代表参加活动。
T2航站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100万人次
旅客可无缝完成空铁联运、陆空衔接
在深圳城市经济社会活力的带动下,深圳机场近年来航空主业快速发展。2024年,机场年客流量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大关。今年以来,机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1月—7月旅客吞吐量约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约116万吨,创开航以来同期新高。
为更好地服务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圳机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民航局的部署,在民航中南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前海管理局、宝安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进以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为重点的新一期扩建工程建设。
据悉,此次开工的T2航站区项目为省、市重大项目,位于机场北侧,一跑道和二跑道之间,建成后将与T3航站区、卫星厅共同组成深圳机场中央航站区。项目设计年旅客吞吐量3100万人次,将建设40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主体功能区、53个站坪机位,同步配套3万平方米的轨道换乘中心、3万平方米的地面交通中心、14.35万平方米的停车楼,并涵盖涉铁改造、空侧捷运等关键工程。
同时,T2航站楼将与穗莞深城际、地铁11号线、地铁20号线、深大城际等轨道交通衔接;对内将通过捷运系统高效通达T3航站楼、卫星厅等区域。旅客不仅可以无缝完成空铁联运、陆空衔接,还能高效便捷地在不同航站楼之间实现摆渡,满足快速中转等需求。
北货运区为国家重大工程
新增航空货邮保障能力有望超180万吨/年
近年来,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有利条件。深圳机场作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主力军,以打造“全球123快货物流圈”为抓手,全力打通航空物流大通道,截至目前,深圳机场的全货机航点数量达到63个,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点数量43个,遍及全球五大洲。
新规划建设的北货运区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中的重点任务,是提升深圳机场航空物流发展能力、支撑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物流中心的重要设施。
据了解,北货运区项目位于T2航站楼以北,福永河以南,东侧紧邻领航高架路、地铁20号线及地铁11号线车辆段,西侧紧邻机场三跑道。货站区总用地8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06万平方米;配套站坪及生产辅助区总用地57.3万平方米。根据规划,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与T2航站区形成配套,新增航空货邮保障能力有望超过180万吨/年,为大湾区高端制造、跨境电商、生鲜冷链等产业提供更强大的物流支撑,助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占据更核心的位置。
据介绍,两个项目建成后将与深圳机场现有的T3航站楼、卫星厅、一跑道、二跑道以及即将投用的三跑道高效协同,有力支撑深圳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同时两个项目均位于空港北片区,启用后将进一步拓展机场发展空间,有力带动机场北片区产业集聚和配套设施升级,为片区临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两大重点项目同时动工,对深圳民航高质量发展和支撑深圳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深圳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深圳机场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树牢“项目群”理念,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严格把关项目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廉洁关,全力建设“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为“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