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25中国矿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这场盛会以“数智赋能绿色共享”为主题,政企学研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当前,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矿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另一方面,绿色、智能、高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论坛上,河北省魏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魏县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链长张杰发表题为《“双碳”目标下循环经济创新实践,政府治理与产业协同发展》的主题演讲。
“魏县的发展是中国无数个县域在双碳'目标下探索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张杰表示,这个曾经依靠“一车两筐”走街串巷收废品的传统县城,如今已形成近8万人参与的再生资源产业体系。他形象地比喻道:“政府治理是产业发展的方向盘和稳定器,而紧密的产业协同则是创新的发动机和加速器。”
信发集团碳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中碳信发(山东)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华介绍了信发集团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领域的实践成果。
她分享了“一粒石灰石的六次重生”的精彩案例:石灰石在经历石灰、电石、聚氯乙烯生产后,伴生的电石泥可用于氧化铝生产与脱硫,脱硫石膏再加工为石膏板等建材。仅这一循环每年便为集团节约标煤1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0多万吨、减少固废存量1400万吨,增创效益100多亿元。
海博思创解决方案总监李肖带来了储能系统在矿山应用的最新实践。
“储能系统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可在主副井提升等关键环节实现快速切换。”李肖介绍,“相比传统柴油发电,储能系统在保障应急供电的同时,还能通过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
李肖特别分享了海外矿山的成功案例:在非洲无网矿区,通过源网荷储系统方案,可将度电成本从2.1—2.2元控制在1元以内。这显示出了储能技术在矿山领域的巨大潜力。
此外,徐工矿业机械研究院副院长胡德平介绍了徐工集团及旗下徐工矿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
节能降耗一直是矿山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伊敏露天矿为例,该矿一年消耗燃油达7.5万吨,整个燃油支出占到了运营成本的50%以上。在极寒工况下,矿区恶劣工况导致补员困难,用工成本持续走高,这也需要以新的科技和能源形式改善升级矿区运输方式。
据介绍,2025年,徐工百台纯电动无人驾驶矿用自卸车已正式投运,并实现规模化运行,同时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国产化率达到100%,目前已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河北平普科技董事长王晓磊用“透视眼、智慧脑、绿色账本”三个生动比喻,概括了数字化在矿业转型中的作用。
王晓磊建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采取“小切口”突破的策略,从能耗降低、效率提升等见效快的环节着手。
仁新机器人市场营销副总裁朱玉堂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智能化的重要性:“目前,矿山、水电、隧道等领域,因施工环境差,都需要用自动化设备实现少人化'作业,同时将人员安全置于关键位置。”他认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统一数据平台,打破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孤岛”,助力矿业的智能化转型。
此外,多位与会嘉宾认为,ESG已成为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
藏格矿业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王薇坦言:“早些年一些矿业企业的无序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外界留下了不太友好的印象。如今,大型矿业企业正在用更加科学、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勘探开发技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王薇表示:“所有的矿业企业都要面对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必须在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之路。”
为此,藏格矿业形成了多级管理体系,将ESG的管理渗透到生产一线。“藏格矿业从2022年便开始了ESG管理体系建设。我们在董事会下设战略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再到下级组织机构设置了安全环保和ESG办公室的实体部门,再到下面的权属企业,各个部门都有ESG专业对接的口子,形成了四层的监督管理体系。”王薇介绍道。
洛阳钼业公共关系高级总监周星认为,ESG工作不是一个短期项目,需要长期的投入,这个成本在未来会带来持久的收益。
周星表示,矿业是高ESG密度的行业。正因如此,越是优秀的公司,越是希望持续发展的公司,就越重视ESG工作。“一定是把它作为一道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在他看来,ESG不是面子和品牌工程,而是事关行业能不能持续发展,公司能不能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
“对于洛阳钼业来说,ESG一定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在矿业开发过程中,除了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也要遵循最高的环保标准,同时把价值更好地回馈当地的民众和社区,实现和谐共生发展。”周星说道。
天齐锂业ESG与可持续发展经理田兴国认为,短期社会责任可能跟经济效益会有平衡问题,但长期来看,大部分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是正向关系。
据田兴国透露,天齐锂业于2023年制定了净零排放目标,并已对实现路径进行细化分解。“我们将2030年之前的重点聚焦在能效提升和绿电采购,并将长期目标逐年拆解到各个基地和部门。”通过建立业务伙伴(BP)机制,天齐锂业将ESG目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确保长期战略通过短期经营目标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