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6 17:46:11 股吧网页版
21调查|“东旭系”未了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浮沉史中,“东旭系”的兴衰堪称一部商业败局启示录。

  从借政策东风崛起为“中国版康宁”,到因财务造假、债务爆雷而陷入困局,李兆廷一手打造的千亿帝国,最终在监管重锤下走向终局。

  2025年6月,河北证监局对“东旭系”开出总计16.6亿元的天价罚单,创始人李兆廷被处以5.89亿元罚款,并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

  这场横跨2015至2019年的系统性财务造假案,涉及虚增收入645.85亿元、虚增利润207.83亿元,堪称A股史上最触目惊心的财务欺诈案之一。

  而在此前,东旭集团子公司东旭光电(000413.SZ)、东旭蓝天(000040.SZ)已相继退市,千亿市值灰飞烟灭。仅剩市值约22亿元的嘉麟杰(002486.SZ)。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东旭集团在多地留下未竟的玻璃基板产业项目——这些“玻璃迷宫”背后,不单是国产替代的未竟理想,亦是资本游戏的一地残局。

  如今,个别玻璃基板项目已经烂尾,但部分项目在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有地方国资已在市场上评估“东旭系”相关资产的处置价值。这或许意味着,在残局之中,东旭集团的光电等资产仍具盘活可能。

  “东旭系”如烟往事

  “东旭系”核心人物李兆廷,1965年生于河北,1986年毕业于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随后进入石家庄柴油机厂担任技术员。

  1997年,他辞职创业,成立东旭集团,最初从事CRT(阴极射线管)玻璃制造。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兴起,东旭集团转型进入液晶玻璃基板领域,并凭借政策扶持迅速崛起。

  2011年,东旭集团借壳宝石A(后更名为东旭光电)登陆A股,成为国内液晶玻璃基板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后,东旭光电股价一路飙升,市值最高突破千亿,李兆廷的身家也随之暴涨。

  2015年,东旭集团再次出手,收购另一家上市公司宝安地产(后更名为东旭蓝天),注入光伏资产,打造新能源业务板块。2016年,东旭系再下一城,通过股权受让控制嘉麟杰。

  此后,“东旭系”还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涉足金融、地产、医药等多个领域,形成庞大的资本版图。

  东旭集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液晶玻璃基板属于“进口替代”关键材料,东旭光电一度被市场视为“中国版康宁”。此外,东旭蓝天的新能源业务也搭上了“碳中和”概念,股价被持续推高。

  巅峰时期,李兆廷以235亿元身家位列2019年胡润百富榜第140位,成为石家庄首富。

  然而,光鲜背后,一场系统性财务造假早已悄然展开。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东旭光电账面货币资金高达183亿元,但短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合计超过200亿元。这种“存贷双高”现象一度引发市场质疑。

  2019年11月,上海清算所公告称,未收到东旭光电发行的中期票据付息兑付资金,推倒了“东旭系”危机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随后,东旭光电未能如期兑付多个中期票据。

  “东旭系”的经营状况也急转直下,盈利能力持续恶化。2019-2023年,东旭光电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5.23亿元、34.03亿元、28亿元、16.46亿元、16.04亿元,五年时间累计亏损109.76亿元。

  东旭蓝天也不例外,同期净利润分别亏损9.57亿元、10.21亿元、5.9亿元、3.09亿元、1.76亿元,累计亏损30.53亿元。

  母公司东旭集团的业绩更是不容乐观,2019-2023年分别亏损329.1亿元、77.05亿元、82.51亿元、15.23亿元、16.38亿元,五年亏损520.27亿元。

  这标志着,“东旭系”几近丧失造血功能。

  债务压力也十分沉重。截至2024年6月底,东旭集团资产负债率达84.86%左右,流动负债1320.43亿元。

  为缓解债务危机,2022年9月,东旭集团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债权人同意其在第7年开始偿还本金,10年内还清总计1260亿元债务,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难题。

  在经营和财务困境不断加剧的同时,东旭系还频频收到监管罚单。

  以东旭蓝天为例,2020年11月,因未及时披露对外担保情况,收到深交所罚单;2024年5月,因未按时披露2023年年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4年7月,深圳证监局查明东旭蓝天控股股东东旭集团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余额77.96亿元,占公司当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0.23%,对东旭蓝天和东旭集团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2024年9月,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再次立案调查。

  东旭光电也面临类似情况,2024年5月因未披露年报被立案调查,9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再次被立案,且有巨额资金被集团占用至今未还。

  2024年10月,东旭光电因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退出资本市场舞台。而东旭蓝天也于2025年4月30日摘牌。

  2025年3月15日,证监会下发《立案告知书》,东旭蓝天实际控制人李兆廷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3月28日,河北证监局披露,东旭集团在2015至2019年间系统性财务造假:虚增收入478.25亿元、利润130.01亿元、货币资金447.9亿元。截至目前,东旭集团及相关主体非经营性占用东旭光电、东旭蓝天货币资金尚未归还金额合计169.59亿元。

  依据相关规定,河北证监局对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合计罚款约17亿元。

  6月6日,河北证监局出具的2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中,不仅披露东旭集团、东旭光电及李兆廷等相关当事人被合计处以罚金金额,更指明主要责任人员被采取5年以上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同日,上交所对东旭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李兆廷等13名责任主体作出纪律处罚。

  随着监管处罚落地,“东旭系”迎来梦醒时分。

  资产重整曙光

  尽管“东旭系”大势已去,但其在玻璃基板领域的产业布局仍具价值。

  依托子公司东旭光电,东旭集团曾以“中国本土最大、世界排名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自居。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玻璃基板是面板上游重要原材料,每制造一片液晶面板需要两片玻璃基板,在LCD面板BOM中占比10%左右。全球玻璃基板市场需求集中于中国,但其供给(特别是高世代线)被海外厂商高度垄断,2019年康宁以29%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其次是旭硝子拥有24%的市场份额,日本电气硝子市占率21%。

  “我国从事玻璃基板生产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低世代线,高世代线国产化率很低,国产替代空间广阔。”上述研报称。

  亦有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我国虽然实现了显示屏的跨越式发展,但面板上游核心部件基板、盖板的生产却具有极大的供应链风险。这些核心材料、元器件尚未实现产业链安全和自主可控。”

  在我国玻璃基板行业,主要玩家包括东旭光电、彩虹股份、凯盛科技、中材国际等。而上述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国内,从事显示面板核心部件基板和盖板研发生产的企业,仅有东旭。”

  东旭集团官网显示,2020年8月以来,东旭集团在河南安阳、甘肃天水、四川德阳、湖南株洲等多地统筹布局,与当地政府共同打造一系列新型显示材料项目。

  李兆廷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东旭将继续紧盯前沿技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核心新型显示材料国产化率提高到30%-40%,实现更大程度的国产替代。

  记者调查获悉,虽然“东旭系”走向衰落,但东旭集团在各地留下的玻璃基板相关项目仍有余音。

  据新华社报道,青岛光电产业园,是由东旭集团与青岛西海岸新区融控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重大光电显示产业龙头项目,计划总投资475亿元。

  其中一期共四个项目,总投资160亿元,相关项目是“芯屏”产业上游国产化的“母机”和材料基础,能够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新型显示产业提供核心材料及装备解决方案。

  项目公司名为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10月成立。

  很快,2021年11月15日,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

  首个投产项目——高端装备及研究院项目于2022年7月投产。2024年10月18日,高端显示材料项目产品下线,标志着该产业园一期项目全部投产。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点火的高端显示材料项目属于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关键节点恰逢东旭光电退市后不久。

  而李兆廷似乎未受核心子公司退市风波影响,亲自主持上述项目点火仪式,并表示“东旭集团将继续助力青岛千亿级芯屏产业链集群化建设、中国北方光电显示与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和发展新高地的打造”。

  但记者调查获悉,在东旭集团与地方合作项目中,个别项目已经停滞。

  以天水项目为例,2021年9月底,东旭集团天水OLED新型显示材料项目在甘肃天水举行投产仪式,包括高端装备产业园、中硼药用玻璃和OLED新型显示材料三大项目。据相关工程人员透露,该项目早已“烂尾”。

  与天水项目类似,青岛光电产业园项目也出现停滞迹象。近期,有青岛当地人士向记者透露,该项目二期已经停工。

  尽管东旭集团仍在多地高调推进产业布局,但其项目频繁陷入开工即巅峰、投产后迅速停滞的困局,暴露出资金链与运营能力的深层危机。

  与此同时,部分项目仍在推进,记者从招聘网站获悉,目前东旭集团仍在多地招聘玻璃基板项目相关工作人员。

  有知情人士透露,随着监管处罚落地,东旭集团或将走上资产重整之路,“已有地方国资对东旭的光电资产表露兴趣,这些产业基础仍具重组价值。”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