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改革全面深化之年,DRG/DIP(病种分值付费)系统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并提高医疗效率。今年年初,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在全国落地,到今年年底,DRG/DIP支付方式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作为医保改革的核心,支付方式的改革无疑牵一发而动全身。DRG支付改为预付费制,医院按病种分组获得固定支付,不再按项目收费,这无疑使得医疗机构在短期内承担业绩压力。同时,仿制药集采价格下行,进一步挤压了医药价格的收入空间。以近期公告业绩预告的国际医学(000516)为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1亿元~20.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分析指出,从短期看,医保支付政策的调整,短期内可能对医疗机构的次均费用和住院量产生抑制作用,但是从长期看,DRG 2.0将促使医疗机构更加重视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控制,同时推动医疗机构以多元化服务赢得市场。一方面,DRG支付标准逐步固化临床技术劳务价值,并推动医疗机构聚焦高CMI(病例组合指数)值病种,具备高技术水平的综合医院将显著受益。另一方面,医保支付改革还将推动综合性医院向非严肃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领域拓展,进一步巩固其市场竞争力。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医疗服务高地,近年来,国际医学主动求变,推行多维度策略,核心聚焦精细化运营、成本管控、收入结构调整及技术赋能。
例如,2025年一季度,虽然营收有所下降,但门急诊量仍保持增长,其中西安高新医院同比增长1.91%,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同比增长8.54%。又如,公司积极推进共享专科资源、设备复用等方式降低成本,以辅助生殖业务为例,其团队深度与妇科、产科、生殖内分泌科、泌尿科等相关科室进行协同合作,且通用设备服务于全院,尽可能的提高科室资源调度效率。
在提升高CMI值病种占比方面,公司重点发展神经外科、肿瘤等高权重病种,同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复杂型医疗项目,包括多项世界首例、国内首例、西北首例复杂手术;在急危重症救治、罕见疑难疾病诊疗、介入诊疗、微创手术、肿瘤综合治疗、整复技术、3D打印技术、细胞治疗等方面打造领先优势。
此外,公司旗下医疗机构在保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充分依托自身拥有的医疗实力,实施差异化战略,持续推进特需服务、健康管理、医美整形、妇儿、中医、辅助生殖、精神心理、质子治疗等板块,打造特色专科,调整医保业务和非医保业务收入占比,以三甲医院规范化的医疗品质为基石,不断拓展高附加值医疗健康市场。
今年3月,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惠宾科正式开诊。作为实施“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点科室,以构建多学科知名专家团队为基础,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模式为特色,依托国际先进诊疗设备,融合精准便捷的全流程、高品质、个性化、国际化的诊疗服务。同时开展全程陪检、专属团队、医护管家、酒店式病房等VIP服务。此外,中心医院的老年护理院以“医疗+护理”双轨服务破解居家养老医疗脱节、普通机构护理薄弱等困局,为年长患者提供康复训练、用药安全、急症实时转诊等专业化康养服务。
此外,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质子中心将于2025年底投入使用。作为西北首家质子治疗机构,该中心初期患者预计将辐射整个西北地区;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为民营医疗机构具有收费自主定价权,具体定价将参考市场价格。资料显示,国内已运营质子治疗中心的单疗程治疗费主要集中在17万元至38万元,且部分罕见病种的医保、商业保险已经覆盖质子治疗,后续有望增厚公司收益。
公司表示,经过多年发展,国际医学已初步建成了一个从医疗服务到康复医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医、康、养大健康服务平台。公司正在持续加强“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医疗服务优势,拓展生命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国际医疗服务、智慧医院与数字化医疗等新业务板块,通过差异化经营,调整业务结构和运营效率,努力实现经营业绩提升,不断增强公司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