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在能源行业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能源体系背景下,综合性金融业务上市公司中油资本(000617)近期密集开展产融活动。近日,中油资本带队赴浙江地区调研中国石油产业单位及被投企业,与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开展业务交流,聚焦产融结合、强化融融协同,积极构建“以产业为基础、资本为纽带、金融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新蓝图。依托产投融一体化模式,助力能源行业产业链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或将成为这家中国石油旗下金融业务管理专业化公司的转型方向。
创新驱动:激发做特做优能源金融服务新动能
此前,中油资本召开2025年上半年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以“强化创新驱动、打破路径依赖,为助力集团公司新质生产力发展再立新功”为主题,明确提出“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与竞争新优势”。同时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金融工具在优化资源配置、科技创新孵化、产业融通发展等领域的作用,在综合金融服务、数字智能赋能、深化产融结合、特色金融服务四大方向持续发力,为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聚力赋能。
如何发挥金融资本的撬动作用、为创新驱动发展赋能,打通实体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最后一公里”,是资本与金融企业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中油资本给出了明确答案:聚焦国家金融战略导向,全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领域探索构建全生命周期科创支持体系,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创新融资工具,在普惠金融领域着力解决产业链中小企业痛点,同时在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方向积极探索业务创新点。这一系列举措的核心目标,均围绕“助力能源行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展开。
战略协同:构建产投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针对“耐心资本”短缺、技术产业化初期融资链条长、成本高等行业痛点,中油资本与昆仑资本强化战略联动,推出“产业赋能、资本驱动、金融助力”的产投融协同发展解决方案。作为中国石油内部的重要平台,两家公司分别承担金融控股与产业资本运营职能,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形成“双剑合璧”的协同效应。
今年7月,双方在上海陆家嘴联合举办“能源变革时代下产投融一体协同,共探新机、同谋未来”2025产投融协同发展研讨活动,现场达成16项合作签约,成功搭建起中国石油、被投企业、实体产业与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平台。在未来产业资源链接层面,双方通过高效整合科研、产业、资本、金融四类核心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资金、技术、市场、专家资源跨单位流动,构建全生命周期赋能体系,为先进科技成果的孵化、转化与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精益管理:开创改革创新引领价值创造新局面
在公司治理提升方面,中油资本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推进风险管控关口前移,目前金融业务整体不良率优于行业均值,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同时,公司不断提升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推动管控模式由“财务+战略”向“财务+战略+运营”升级;统筹推进“基础管理深化年”行动,深入开展“三个六”市值管理工作。凭借扎实的管理举措,公司成功调入中证A50指数,股价在可比公司中涨幅居首。
在ESG(环境、社会及治理)管理领域,中油资本表现同样突出:ESG评级持续保持行业前列,先后获得华证指数ESG最新AAA评级、万得ESG AA评级,荣登华证指数“2025年A股上市公司ESG卓越表现TOP100”与“2025年A股上市公司金融行业ESG绩效TOP20”榜单,ESG管理业绩稳定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中油资本已先后拜访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头部能源央企,积极寻求深化战略合作。目前,公司业务范围覆盖财务公司、银行、信托、金融租赁、保险、保险经纪、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构建起专业度高、服务质量优、业务覆盖广、发展韧性强的业务格局。
谈及未来发展战略,中油资本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表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能源结构正发生深刻调整。惟有始终坚守产业金融定位,聚焦服务主责主业与实体经济,围绕能源化工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布局,持续打造‘产业+科技+资本+金融’生态链,形成‘产业培育—投融赋能—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才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最终打造产融结合领域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金融服务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