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朱华荣发文称,他近日前往深圳拜访了华为公司创始人兼CEO任正非,并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朱华荣透露,任正非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另外,朱华荣还对徐直军、余承东等华为高管的交流支持表达感谢。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挂牌成立。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刚刚履新的朱华荣选择专程拜访华为,体现了华为作为智能化领域重要企业对于汽车行业举足轻重的作用。2025年以来,已经有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多位车企负责人专程赴华为总部拜访任正非。近日,东风汽车也宣布将和华为展开进一步深入合作。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发文称自己前往深圳拜访华为
新长安计划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
阿维塔等合作有望深化
朱华荣微博发文称,8月8日,他前往深圳拜访任正非,围绕产业竞争态势、未来竞争格局等交流学习。任正非还就支持长安汽车、阿维塔品牌等提出针对性、指导性意见。朱华荣表示:“任总的视野、格局、睿智、激情,我等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令人敬佩。”
阿维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长安汽车和宁德时代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华为作为合作伙伴,主要提供智能辅助驾驶算法、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部件。根据最新统计,阿维塔7月销量10062辆,同比增长178%,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在2025上海车展上表示,公司推进港股IPO之前不再有投融资计划。陈卓称,阿维塔06车型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升级至华为智驾ADS 4,阿维塔11、阿维塔12、阿维塔07等车型也会在第三季度完成升级。阿维塔2025年计划进入超过50个国家,布局超过161个渠道,海外销量达1.5万辆。

姚安娜以“1001号共创员工”的身份现身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重庆工厂
围绕阿维塔,长安汽车和华为曾有过多次合作交流。2025年5月20日,任正非之女姚安娜以“1001号共创员工”的身份现身长安汽车旗下阿维塔科技重庆工厂,朱华荣全程陪同参观生产线。
除了阿维塔,长安汽车旗下其他品牌也在深化与华为的绑定。2025年4月,长安启源与华为数字能源签署合作协议,加入超充联盟。双方将共同推进“一秒一公里”超充技术落地,解决新能源用户续航焦虑。
2025年2月,深蓝汽车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业务合作协议,承接长安“北斗天枢2.0”智能化战略。深蓝S07、L07等车型成为20万元内唯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SUV车型与轿车车型,推动长安高端智驾技术普及化。
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7月30日举行“新集团成立首次媒体沟通会”上,朱华荣称,在品牌力建设方面,新长安计划突破传统主机厂边界,构建具备用户粘性与场景融合能力的“生态力”,未来新长安将以更加开放合作的态度推进产业协同。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随着朱华荣拜访任正非,预计长安汽车和华为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以阿维塔为代表,双方在智能驾驶技术融合、能源网络共建、海外市场协同拓展等多方面进行资源深度整合。
东风汽车等车企纷纷和华为深入合作
另一家汽车行业央企东风汽车也正在强化和华为的合作。成立一个多月的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日前召开战略发布会,宣布“未来之翼”战略计划,通过技术、产品、品牌、海外四大战略支柱,助力奕派科技快速发展。

新成立的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将与华为展开深入合作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合作历程和未来规划来看,东风汽车与华为的合作可以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是华为与东风岚图品牌展开产品合作,第二阶段是推进东风猛士817项目。在这两个阶段的合作中,东风56年的造车积淀与华为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形成了互补。“东风在机械制造和数字化方面的专业能力,结合华为在智能驾驶和ICT领域的技术实力,已经在岚图和猛士产品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汪俊君表示,东风奕派与华为的合作现在进入了一个更深入阶段。东风内部将这个项目命名为“DH项目”,其中D代表东风,H代表华为。“我们的团队与华为的团队深度融合,甚至共同办公,真正实现了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协作。”汪俊君说,东风希望在保证车辆好开、安全、舒适的基础上,融入华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持续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
其他车企也在积极牵手华为。7月1日,冯兴亚发文称,他专程赴深圳拜访任正非,就汽车产业趋势、营销创新、客户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项目推进等进行了深入学习交流。“任总的睿智和超前洞见令人钦佩,其先进经验对广汽改革发展、营销创新和客户洞察极具价值。”冯兴亚说。
2025年早些时候,何小鹏也与任正非见面,并称:“今天很荣幸向任总学习交流!无私,睿智,大道至简地给了很多在科技、企业、文化、治理上的思考和建议。”作为小鹏汽车和华为合作的最新成果,小鹏汽车近期已经联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了融入AI智驾的HUD解决方案。业内专家表示,在汽车行业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和宁德时代、华为等巨头加强跨界合作已经成为很多车企无法回避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