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03:32:30 股吧网页版
“十四五”收官之年:新能源汽车构建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陈靖斌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各大车企的智慧与活力交相辉映,构筑起一幅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宏伟画卷。

  在广汽集团,工厂车间与研发实验室宛如一座座“智慧堡垒”:机械臂精准作业,整条现代化汽车产业链正在有序拼接,勾勒出未来出行的立体蓝图;在比亚迪,满载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船接连驶向海外,不仅推动国内产业升级,更撬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跃迁;而长安汽车则借助重组整合,以焕然一新的央企身份稳步迈向国际化、专业化与年轻化市场,仿佛在全球舞台上缓缓铺展一幅充满竞争张力的宏大画卷。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业内普遍认为,“十四五”不仅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是新能源汽车快速成长的“黄金窗口期”。自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的快车道,渗透率持续攀升,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已连续突破1200万辆,市场韧性强劲;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电驱动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显著提升,“绿色低碳”的理念也正从规划蓝图逐步落地为现实。更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正加快“出海”步伐,从单一产品出口扩展到全链条全球布局,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可以说,“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在产销规模上实现快速扩张,更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质量上取得显著突破。日益增强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也为“十五五”时期再度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与技术突破的共同推动下,多个关键指标均实现了超预期突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1年的352.1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1286.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8.2%,远超国际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产业规模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产销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41.4%和40.3%,新车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4.3%。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广汽集团、比亚迪和长安汽车三家车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不仅在产销量上走在行业前列,更通过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与全球化战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长期竞争力。

  广汽集团正在加快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同时依托华为、腾讯等龙头科技企业,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再加上政策、人才、地理和市场的多重优势,这些条件都为广汽集团加速转型、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该负责人还指出,公司正持续推进“建链、强链、补链”工程,借助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提升区域汽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探索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深度融合。

  而比亚迪则展现了强大的技术自研与产业带动能力。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比亚迪掌握电动汽车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从超级e平台、易四方、云辇系统,到璇玑架构、天神之眼等创新技术,我们不仅推动了自身快速发展,也带动了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进步。”

  2025年以来,比亚迪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的新技术。例如,云辇-Z智能底盘控制技术已率先在仰望U7车型上实现量产;同时,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灵鸢智能系统等创新成果相继落地,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

  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成立。这家新央企拥有117家分公司和子公司,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制造、汽车销售等多个环节。

  “从汽车产业发展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有利于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他进一步强调,新央企平台不仅有助于长安整合资源、应对激烈市场竞争,也将推动企业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年轻化方向加速迈进。

  在他看来,这一转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从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成立,将进一步增强核心功能和竞争力,更好地发挥长安的技术优势,推动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供应链韧性,进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安全水平。”

  新能源汽车亟须走向有序与可持续

  面对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加剧、产业格局重塑等挑战,“十四五”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持续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此前的7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要求切实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政策密集落地,释放出强烈信号:在产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保持长期可持续和有序发展,已成为决策层和行业的共同关切。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的关键节点。回顾过去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扩容的共同推动下实现了高速发展。然而,站在新的起点,未来走向更受关注。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随着汽车“新四化”变革进入智能化下半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但在全球范围内,很难有一家企业能够实现全面覆盖。对此,广汽集团选择以‘自主研发+对外合作’双轨并行,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该负责人表示。

  比亚迪则将目光投向未来五年。企业相关负责人指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到‘十五五’末有望突破2000万辆大关。同时,产业将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深水区,从辅助驾驶逐步向更高阶自动驾驶演进,车路云一体化场景将落地,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他补充道,中国车企还将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与海外伙伴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比亚迪也会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未来目标更加明确。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将力争达到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冲刺全球汽车品牌前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

  随着Robotaxi等示范应用加快落地,智能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分水岭。但业内也指出,无论是智能驾驶的安全性、车路协同体系的建设,还是数据合规与应用,仍存在不少挑战。

  对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应从智能驾驶安全、车路协同体系以及数据合规应用三方面率先突破,构建产业的智能化竞争优势。

  “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应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感知、决策、执行能力,并完善测试体系,制定严格安全标准;在车路协同方面,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部署智能设备,统一通信标准,确保互联互通;在数据合规应用方面,应明确处理规则,研发安全技术,既保障数据安全,又挖掘数据价值,优化智能驾驶系统。”王鹏表示。

  不过,产业健康发展仍面临瓶颈。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记者直言:“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企业陷入价格战,依靠大幅降价抢占市场,但这种方式可能压缩利润空间,削弱研发和服务投入,不利于长期竞争力;另一方面,技术标准不统一,品牌间兼容性不足,给用户带来不便。”

  在他看来,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政策层面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准入门槛与技术标准;行业协会应积极推动统一规范的制定;企业则要增强自律,重视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共同营造公平、规范、可持续的市场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