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2 03:03:30 股吧网页版
重庆之重——西部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的“重庆样本”
来源:上海证券报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李白与杜甫笔下的三峡奇观,勾勒出重庆雄奇的山水骨架。这座被两江环抱的城市,既回荡着川江号子的千年余韵,又轰鸣着智能工厂的机械交响;既留存着大足石刻的慈悲凝视,又闪烁着科技创新的智慧光芒。

  传统与现代交织,底蕴与活力共生。这座山水之城,承载着巴渝文化的千年积淀,又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书写新的故事。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规上工业营收达到2.8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29.58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14.82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55.7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59.01亿元,同比增长5.6%。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如今的重庆,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416”科技创新布局的画布上,描绘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壮阔蓝图,奋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重要增长极。

  产业筑基:“33618”集群的亮丽答卷

  长江与嘉陵江在朝天门码头处江面完成交汇,如同重庆的历史与现实在此碰撞融合。从“水码头”到“工业城”的蜕变,暗含着城市发展的必然逻辑。

  明清时期,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商贸枢纽,“商贾云集,舟楫如织”。而抗战时期西迁的众多工厂,则为重庆机械、纺织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作为西南工业基地,重庆大力发展钢铁、化工等优势产业。这种“从商到工”的基因延续,为后来“33618”产业集群(其中包括3个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和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等)的崛起埋下了历史伏笔。

  如今的重庆,有着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以及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而在重庆制造业的壮阔版图上,“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如同精密齿轮,正驱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全速运转。2023年6月,重庆吹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两年多来,重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通过系统性推进制造业重塑,不断提升当地制造业的科技成色,交出了一份制造业发展的高质量答卷。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重庆汽车、摩托车、装备、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9.2%、24.5%、8.7%和7.1%,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液晶显示屏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6.8%、70.4%和25.7%。

  2025年7月29日,重庆迎来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其成立目标直指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中国长安汽车义不容辞争当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主力军,为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长安力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家新央企的成立,是我国在汽车产业新一轮竞赛中的一次关键落子。据“新长安”提出的最新目标:到2030年,集团整车产销规模将向500万辆迈进,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努力成为全球汽车前十品牌。

  而在此前一个月,宁德时代电池在赛力斯超级工厂投产,进一步推动赛力斯以超级工厂为基础,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高端产业链,与供应链伙伴共同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在投产仪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表示,此次投产的电池生产线是宁德时代在重庆本地化生产的开端,也是其最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

  如果说全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是重庆高端制造业迈向国际舞台的“主战场”;那么持续迭代升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则不断延续着这座 “制造重镇”的荣光。

  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居全球第一,功率半导体产能排名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从业人员均实现翻番……一份2024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成绩单”,是重庆从“制造大市”逐步迈向“制造强市”的有力证明。

  而在两江新区,从京东方、万国半导体、奥特斯等“链主”企业,到康宁、莱宝、联创电子等配套企业,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在此集聚,勾勒出一幅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画卷。

  支柱产业与特色集群的“多点开花”,让产业图谱更加立体。摩托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是“重庆制造”势能强劲的一道缩影。

  上半年,重庆市摩托车产量达到362.2万辆,同比增长23.1%,远高于全国增速;完成产值536.02亿元,同比增长27.9%。隆鑫、宗申、银翔三家企业稳居全国燃油摩托车销量前十。数据显示,上半年,摩托车产业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5%,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16.4%,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渐次落地的重点项目和彰显实力的亮眼数据,不仅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提出两年多以来的成果见证,更为这座工业城市注入新的内涵。

  创新赋能:科技突围的 “攻坚之路”

  产业的跃迁离不开科技的翅膀,重庆的创新基因在新时代愈发活跃。

  据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介绍,“十四五”以来,重庆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1%,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1个,突破车规级芯片、大功率驱动电机等关键核心技术,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平台、A类学科数量均实现倍增,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从2020年第98位上升至2024年第40位。

  重庆的创新发展战略,明确而清晰——将科技创新作为培育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战略路径,立足重庆科教资源优势,以央地协同为重要支撑,以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综合体为核心抓手,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为关键基础,完善以生命健康、数智科技、新材料、绿色低碳4大科创高地为牵引,涵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16个重点领域的“416”科技创新布局。

  在政策赋能、生态协同的大背景下,重庆所散发的创新活力在上市公司群体中尤为凸显。

  获评“2025年重庆市先进级智能工厂”称号的再升科技,凭借新材料领域的硬核创新实力不断打破产业发展“天花板”——其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专用超细玻璃纤维已成为国产大飞机指定材料,实现了“航空棉”的国产化;中国汽研的科研成果转化同样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公司牵头申报的车网多能低碳融合V2G示范项目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并成功研制交付氢能装备(电堆测试台);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智飞生物,则着眼传统疫苗产品的迭代升级和创新疫苗产品的技术突破,不断为重大疾病防治提供“智飞方案”。

  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创新共振同样显著。

  作为国内榨菜产业龙头的涪陵榨菜,在广泛采用现代食品工程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发挥链主作用,推动区域产业全链条、全闭环、全流程的数字化应用。

  历史悠久的重庆百货也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实现了业务、会员、管理、服务等数字化,构建了百货云购、超市OS和多点、电器淘等线上运营平台,以期通过打造多元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重塑商场吸引力。

  大批企业的创新实践,正是重庆以科技创新破解产业瓶颈、打通“产学研用”链路的生动注脚,把科技创新作为培育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战略路径,让创新势能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双圈共兴:区域协同的“共赢之路”

  创新的浪潮需要更广阔的水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让重庆的发展格局愈发开阔。这种区域协同的基因,早在古代就已显现——巴渝文化与蜀文化同属巴蜀文明,茶马古道上的商旅往来,印证着“川渝一家亲”的历史渊源。

  当历史的指针拨向新时代,这份流淌在血脉中的协同基因,正以更宏大的格局、更深远的意义被重新书写。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同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双城经济圈建设指明了方向。

  产业协同在“一盘棋”思想下成效显著。高健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举例称,依托中国长安、赛力斯、四川领克等整车企业,川渝两地汇聚了600多家零部件企业和超300家相关软件企业,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大总成、5个部件全覆盖,区域本地配套率达80%,“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区域协同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交通互联则为协同发展铺就“快车道”。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的稳步推进,预示着“1小时通勤圈”将在2027年成为现实,成都、重庆通行时间将被压缩至50分钟。川渝航运合作亦亮点纷呈:建成川渝合资合作的万州新田港二期工程,共同推进嘉陵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积极发展成渝地区区间航运,创新发展江海直达联运模式……

  为全面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庆港也积极作为。其旗下的果园港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中心和件散货集散中心。上海证券报记者实地探访果园港发现,公司多年前发力的智慧港口建设如今已开始大显身手:离码头1公里外的远程操控室里,场桥司机指尖轻轻一点鼠标,几台场桥就像被按了启动键的“钢铁巨人”,齐刷刷动起来。

  两地还携手营造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目前,川渝两地通过联合开展创新布局,共建了11家重点实验室,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共同体。典型案例如——重庆医科大学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建的代谢性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研创人体分子显像核心技术,促进相关疾病诊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打破地域界限的创新协作,既为重庆关键领域技术攻坚提供了外部支撑,也进一步激活了“33618”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让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区域协同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同频发力。

  重庆正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为基、科技创新为翼,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正在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生动实践。当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产业集群的“骨”与“架”、科技创新的“智”与“力”、双圈协同的“合”与“兴”交融共生,重庆也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书写出更加磅礴的新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