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5:29:00 股吧网页版
车展季·大咖说丨背靠长安不拼制造,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下一轮竞争拼“真需求”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深蓝L06上市后,大定订单迅速突破2万辆。“深蓝L06的交付工作已经启动了,我们对这款产品很有信心。”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在2025广州车展期间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深蓝L06的产品表现与深蓝品牌首款量产车型SL03相当。

  凭借新款车型深蓝L06的市场突围,深蓝汽车下一步的产品谱系变得清晰。据邓承浩透露:“未来深蓝汽车的产品谱系,会是深蓝L06这类主打科技和运动的性能轿跑,明年还会推出深蓝L06的四驱版本车型。”

  在邓承浩看来,背靠中国长安汽车,深蓝汽车无需在制造、品质控制等领域投入过多资源,可集中精力锐化品牌形象、提升销售服务体验,打造差异化的设计与技术,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巩固自身优势。

  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与当下汽车市场流行用热词营销不同,深蓝L06的产品标签是磁流变悬架、天玑座舱S1 Ultra 3纳米车规级芯片等。“深蓝汽车还是比较技术派和务实。”邓承浩表示,深蓝L06有95%的购车用户都选择了搭载磁流变悬架的车型,或者选配这一配置。

  深蓝L06之所以大定订单迅速破2万辆,核心在于其精准的产品定义。邓承浩表示:“深蓝L06是深蓝汽车过去发布的车型里,从策划端就把用户人群定位精准的一款车,瞄准平均年龄在28至30岁的人群,这部分群体对驾控、智能有极强的兴趣。”

  “在深蓝L06之前,深蓝汽车没有做到过精准的产品定义。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产品上市之后,才发现真实的目标用户与当初设想的有偏离。”邓承浩坦言。

  深蓝汽车的产品策略调整,来自对首款车型SL03的市场实践与经验复盘。2023年,深蓝汽车首款量产车型深蓝SL03上市后一度“爆单”,但出现了交付难等问题。据邓承浩透露:“SL03交付最多的时候积累了几万个订单,有一半以上都退掉了,因为提车时间都超过了5个月,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款车的设计与技术不匹配。”

  邓承浩称,如今回过头来看,发现SL03让深蓝汽车意外锁定了年轻消费群体,明确了品牌面向年轻态人群、主打运动和科技的核心方向。在为深蓝L06做用户定义时,他们就曾邀请大量SL03的车主参与其中。在邓承浩看来,正是这些车主的深度参与才让深蓝团队得以精准找到L06目标用户的核心诉求,从而打造出贴合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

  在产品打造上做“减法”

  面对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内卷”现状,邓承浩有着清醒的认知。他认为:“当前市场‘内卷’的根源在于多数品牌缺乏对用户的精准洞察,产品定义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严重。很多中国车企在定义产品时还处于 ‘靠蒙’的阶段,一旦出现爆款产品就纷纷模仿,最终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

  在邓承浩看来,“只有打造独特的产品才能稳定价格,实现价值与价格的正比,产品差异化定位才是当下车企应该追求的方向”。

  在深蓝L06的产品打造上,深蓝汽车坚持 “做减法” 。邓承浩表示,“产品定义不能凭个人意志,必须以目标人群的需求为导向,用户不需要的配置即便做得再好,也只是 ‘美好无用的东西’”。深蓝L06取消后排中间扶手的设计就是典型案例,团队调研发现目标用户后排乘坐频次低,该配置并无实际意义。

  邓承浩判断,除了当前的算力、配置、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等维度的竞争,未来市场还会转向场景和用户真需求的竞争。真正的核心是精准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场景,在此基础上实现成本的最优组合,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虽然目前在定义阶段,中国汽车品牌瞄准本土用户群的优势尚未普及,但中国人的性格特质、消费理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邓承浩表示,用户的真需求、真场景将是汽车行业下一轮竞争的核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