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新”,000661.SZ)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根据长春高新7月1日发布的公告,该公司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增强公司在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国际品牌形象,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招股书显示,此次长春高新IPO募资主要用于:创新管线的临床试验、推进临床前项目开发及相关监管事务;潜在全球合作及共同开发,以及扩展公司海外市场的临床及商业化团队;加强公司销售及营销能力;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根据招股书,长春高新于1993年6月成立,是中国创新驱动型医药集团,业务覆盖治疗性生物制剂、化学药品、疫苗及中成药,涵盖中国所有主要药物注册类型。1996年12月,该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根据招股书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长春高新是国内少数在上述药物类型均实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能力的制药企业之一。2024年,该公司的制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27亿元,连续四年实现100亿元以上规模。自2017年起,该公司连续8年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长春高新拥有逾40种处于临床阶段或已提交新药临床试验(IND)申请的候选药物,其中包括14种处于III期临床或新药上市申请(NDA)阶段的候选药物及15种1类创新药。已经上市销售45款商业化药品,其中超过20款为全球或中国同类首创。
根据招股书,长春高新通过自有化专注于特定疾病领域的团队,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营销及销售网络,总计约有4500名人员。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治疗药物覆盖超过7400家医院(包括超过2000家三级医院)、超过6600家其他医疗机构及超过6500家药房。该公司的疫苗产品覆盖中国全部31个省级疾控中心及超过2500个县级疾控中心。
在业绩方面,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长春高新收入分别为126.27亿元、145.66亿元、134.66亿元及66.03亿元;毛利分别为111.12亿元、125.22亿元、115.43亿元及55.04亿元。
长春高新表示,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医药产品,包括治疗性生物制剂和化学药物、疫苗及中成药,此外,来自长春的房地产开发活动产生有限的收入。报告期内,销售药品产生收入分别为119.49亿元、136.13亿元、126.66亿元以及61.2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4.6%、93.4%、94.1%以及92.8%
招股书显示,在研发开支方面,自2012年-2024年,长春高新的研发费用以30.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报告期内,该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亿元、17亿元、22亿元及12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0.8%、11.8%、16.1%及17.5%,均高于中国行业平均值8.4%。
在股权结构方面,根据该公司2025年半年报,长春超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长春高新18.69%;王思勉持股7.36%。
截至9月30日午间收盘,长春高新股价报130.02元/股,总市值为53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