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间,宝新能源(000690.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业绩表现亮眼,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5.2亿元—5.8亿元,同比增长42.08%—58.4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对于此次业绩的大幅增长,宝新能源表示,一方面,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带动公司发电量、上网电量同步增加;另一方面,受煤炭价格下行影响,公司电力主业营业成本有所下降,双重利好共同推动了公司利润的提升。
从行业层面看,近期广东地区持续高温催生用电负荷快速攀升。据统计,7月7日广东电网系统负荷首次刷新年度纪录,达到15974万千瓦,较2024年最高负荷增长1.94%;迎峰度夏以来,已有9个地市用电负荷突破历史峰值。财信证券指出,迎峰度夏期间电力负荷的持续走高,为电力板块带来结构性投资机会——高温引发的电力需求中,空调制冷负荷占比高且具有持续性,时间错峰难度大,这不仅将推动火电企业发电量显著提升,在负荷紧张时段,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也将同步上扬。
与此同时,煤炭市场的宽松格局为火电企业盈利改善提供坚实支撑。数据显示,6月中旬全国电厂库存约2.1亿吨,可满足约35天发电需求,库存储备充足。煤价的持续低位运行尤为关键,以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价为例,上半年均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184.37元/吨,降幅高达22.94%,直接为火电企业降低了营业成本,释放出可观的盈利弹性。
值得关注的是,电力行业正迎来市场化改革驱动的商业模式深刻变革。在136号文与现货电力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下半年新能源投资有望显著降速,同时随着“十四五”建设高峰期渐入尾声,“十五五”期间电力投资规模也将步入理性调整阶段。除此之外,我国新能源发电量显著增长,2024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约为1.84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8.5%,已成为国内第二大发电来源。
在此背景下,火电资产的产业地位与资源价值正加速凸显:一方面,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段,火电作为最稳定的保障性电源,在现货市场可获得稀缺性定价;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投资增速放缓,火电利用小时数有望企稳回升,行业价值重估进程已然开启。业内分析认为,伴随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化,火电行业将从传统发电主导模式向“发电+调节”综合服务模式转型,商业模式将实现从“保电量”到“运营电价”的跨越,“高现货电价+利用小时优化+容量保障收益”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作为广东省电力供应的重点企业之一,宝新能源无疑是这一轮行业红利的直接受益者。宝新能源国内首家采用先进循环流化床洁净燃烧技术的电力企业,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和双超超临界百万机组。近年来,公司有效降低煤炭采购成本,随着迎峰度夏带来的电价上涨,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在项目建设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优质火电项目落地,以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能源电力核心主业。其中,广东陆丰甲湖湾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1000MW)项目进展顺利,该项目投产后将显著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火电行业盈利改善的趋势已获得市场充分认可。据统计,申万火电板块近三个月涨幅已突破20%,宝新能源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充分凸显出市场对火电行业的看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迎峰度夏进程的持续推进,火电板块的向好态势有望延续,进而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重点关注与布局。(文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