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8月11日讯,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729)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尽管整体业绩增长亮眼,但其经营状况仍面临多重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高端化进程受阻
燕京啤酒作为国内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正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同比下降0.3%,行业整体增长乏力。虽然燕京U8大单品销量同比增长30%以上,但高端化进程仍面临一定阻力。公司推出的燕京V10精酿白啤、狮王精酿等高端产品,虽然在部分市场取得突破,但与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等头部品牌相比,仍存在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的问题。
此外,随着五粮液、珍酒李渡等白酒企业跨界推出精酿啤酒,以及三只松鼠、好想你等食品企业进入啤酒赛道,燕京啤酒的高端市场拓展面临更大挑战。业内分析指出,虽然精酿啤酒市场增长迅速,但新进入者缺乏专业性支撑,品牌认知度和渠道协同能力不足,可能导致高端产品推广效果不及预期。
成本压力上升,盈利能力承压
尽管燕京啤酒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至45.5%,但成本端的压力仍不容忽视。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麦芽、大米、玻璃瓶等,其中玻璃瓶采购金额达5.76亿元,占采购总额的12.4%。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物流成本上升,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09%,其中物流运输费用同比下降26.44%,但广告宣传费用下降11.88%,反映出公司在营销投入上的谨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通过“九大变革”优化管理体系,提升人均效率,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包材成本上升以及人工成本增加,仍可能对下半年盈利能力构成压力。中信证券指出,啤酒行业利润率整体同比维持,但若成本端持续上升,公司净利润增长空间或将受限。
多元化布局存不确定性,饮料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燕京啤酒近年来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推出“倍斯特”汽水,试图打造“啤酒+饮品”双轮驱动格局。然而,2025年上半年饮料业务营收仅为8301.49万元,占总营收比重不足1%。尽管公司希望通过汽水业务补齐商业版图,但目前该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且面临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等饮料巨头的竞争。
此外,公司投资的九龙斋酸梅汤、燕京纳豆等非酒类业务,虽然具有一定的品牌基础,但市场拓展缓慢,难以形成有效利润贡献。在当前啤酒主业仍需持续投入的背景下,多元化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市场接受度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针对燕京啤酒当前的发展状况,多家券商研报指出,公司正处在改革红利释放的关键阶段。华泰证券表示:“燕京啤酒通过U8大单品放量及内部提效,带动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9%,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提升潜力。”
东海证券则认为:“燕京啤酒正处于从低盈利困局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型期。公司通过推进产销分离、优化产能利用率、提升管理效率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盈利水平。未来,U8系列的持续放量和第二曲线饮料业务的成长,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不过,也有部分分析师对燕京啤酒的多元化战略持谨慎态度。中泰证券指出:“在当前啤酒主业仍需持续投入的情况下,饮料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短期内难以对整体盈利结构产生实质性改善。公司需要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与渠道协同,提升非酒类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燕京啤酒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净利润实现45.45%的同比增长,显示出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管理效率提升方面的成效。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压力以及多元化业务的不确定性,公司仍需在高端化、品牌建设、渠道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未来,燕京啤酒若能继续深化U8大单品战略,并在饮料、精酿啤酒等新兴领域形成突破,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背景下实现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公司也需警惕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确保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