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声,称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市场解读为“放鸽”,受访人士表示,这一表态对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形成正面影响,大宗商品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8月25日期货市场方面,沪铜主力合约价格上涨,收盘价为79690元/吨,吨价逼近8万元关口;沪金、沪银主力合约价格均录得上涨。国际市场上,8月25日纽约铜主力合约价格继续上涨。A股市场方面,有色金属、贵金属板块表现亮眼,北方铜业、湖南白银涨停,紫金矿业、洛阳钼业、铜陵有色分别收涨7.5%、8.73%、6.27%。
降息预期或支撑大宗商品价格
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鲍威尔的表态加强了市场的降息预期。交易员对9月降息的押注已升至87.2%,对年底前再降息两次的预期也同步回升。
西安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经济学家景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年初至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较为明确,预计降息幅度较为温和,9月降息1次,12月再降息1次。
在景川看来,“鸽派”立场会对利率形成一定压制,导致美元走弱,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尺度发生变化,获得上升支撑。此外,降息预期会在政策发布前对资产价格形成支撑,一旦降息“靴子”落地,这种支撑效应便会消退。历史经验显示,降息后市场常出现短期高点,随后转入回落。即“利多出尽”,上涨动力随之减弱。
景川也表示,降息周期或不会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强。在利率与商品价格同步下行的环境中,实体企业利润或因成本下降而阶段性回升,企业盈利改善将传导至员工收入增长,进而刺激消费与投资回暖。唯有实体企业利润实质性提升,才能为未来经济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大宗商品等顺周期资产
近期处于上升通道
今年以来,有色金属ETF、稀有金属ETF相较于年初分别上涨了50%、58%。
顾冯达表示,近期大宗商品等顺周期性资产价格出现反弹。“反内卷”政策及其后续配套政策有望解决大宗商品产业链存在的终端消费乏力、结构性过剩、行业利润空间萎缩等问题。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7月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顾冯达认为,在稳经济、扩内需的战略框架下,产业政策积极鼓励“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倡导绿色低碳等举措,系统性提升重点产业链的景气度。
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正处于全球供需格局重塑的阶段。在全球地缘经贸因素扰动、大国博弈、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大宗原材料有望迎来定价重估,几种有色金属的金融属性逐步强化,2025年大宗商品或维持高位波动。
顾冯达表示,铜是工业金属的“风向标”。在供给偏紧、地缘政治扰动、市场情绪高涨多种因素共振下,2025年以来铜价在高位震荡。同时,人工智能算力基建、电动交通工具、充电桩网络、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用铜需求存在增长潜力。
展望9月,顾冯达预计沪铜价格运行区间为78000元/吨至83000元/吨,整体维持偏强震荡格局,价格韧性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