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19:51:51 股吧网页版
前湖北首富被传坠亡 家居业巨头接连陨落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00785_0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多位权威人士处获悉,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7月27日离世。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居然智家是我国家装连锁巨头,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湖北武汉。截至去年末,居然智家在国内30个省、区、市及海外经营407家家居卖场,其中包括83家直营卖场及324家加盟卖场。

  今年4月,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但原因并未公布。7月23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汪林朋已被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

  汪林朋于1999年起执掌居然智家,带领公司不断做大,并于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居然智家股价一度走高,市值一度超过700亿元,并超越红星美凯龙,成为A股市场家居卖场第一股。汪林朋也以368亿元的身价成为湖北省首富。

  但自2022年以来,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居然智家业绩增长乏力,利润连续下滑。

  截至记者发稿,居然智家并未就此事发布消息。不过,已有员工在朋友圈对汪林朋表示哀悼。

  28日上午,21财经·南财快讯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居然智家求证,公司方面回应称:“该事件后续会尽快发布相关公告,请以公告为准。”

  执掌公司26年

  汪林朋是湖北黄冈人,生于196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国家商业部(商务部前身)财会司担任主任科员,后被调入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任职。

  1999年,汪林朋出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居然控股”)总裁。当时,该公司是由33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的大型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

  入主后,汪林朋主导完成了居然控股的国企改制,并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2019年12月,居然控股旗下的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借壳武汉中商,登陆A股,股票简称“居然之家”。去年末,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居然智家”。

  上市前一年,居然之家以360亿元估值,获得阿里巴巴、云锋基金、泰康人寿、加华伟业、约瑟投资等机构的130亿元战略投资,共出让了36%股权。

  上市后,居然之家股价表现出色,公司市值一度超过700亿元。汪林朋作为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一度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并曾是湖北省首富。

  截至2024年末,汪林朋直接及间接持有居然智家超过40%的股份,仍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阿里巴巴为第二大股东。

  多名接触过汪林朋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汪林朋自信,外向,表达欲强,对很多行业问题有自己的见解。除公司职务外,他还担任家居建材行业的多个社会职务,并曾被评为“领军人物”“领袖人物”“影响力人物”等奖项。

  某媒体从业者在去年末见过汪林朋,她说,当时汪林朋状态很好,侃侃而谈,而且“胃口不错”。

  近年来,汪林朋十分关注房地产业调整和技术进步对家居行业的影响,多次强调家居行业已处于数智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在汪林朋的推动下,居然之家从2023年就大力推进智能家居业务。当年末,公司名称由“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居然智家新零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次年,公司股票简称也由“居然之家”变更为“居然智家”。

  汪林朋最后一次公开亮相是在今年4月。

  4月8日,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期间,居然智家举办“智能家居产学研用”论坛。汪林朋表示,人工智能为家居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发展机遇,如果不能从设计到制造再到面向消费者的各个环节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此提高效率、改善消费者服务、创造新的消费体验,适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那么在未来,我们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10天后,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立案调查。

  借壳往事与“跑路”传言

  对于汪林朋被留置调查,官方并未公布相关信息。但在此期间,有关汪林朋和居然之家的一段争议往事被扒出。

  2019年1月9日,武汉中商公布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并宣布停牌。

  随后,武汉中商进一步披露了重组预案,公司拟以6.18元/股的价格发行股份,收购居然新零售100%股权。标的资产价格最终确定为365.5亿元。

  此次交易前,武汉中商的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国资公司。交易完成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将断崖式跌至10%以下,公司股票名称变更为居然之家,控股股东变更为居然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汪林朋。

  这笔交易争议的焦点,在于双方体量的差异。

  当时,武汉中商的市值还不到30亿元,不足居然之家的十分之一。因此,有媒体将这笔交易称为“蛇吞象”。

  在资本市场,以“蛇吞象”的方式完成的并购和重组交易,往往面临估值合理性质疑。上市前,居然之家已是头部家居企业,但在其上市资产包中,不少物业出租方未能提供房屋所有权权属证书,因此存在物业权属瑕疵。

  与此同时,母公司居然控股持有的部分上市公司股权,曾因纠纷被法院冻结。虽然后来解冻,但因诉讼仍在,被质疑为“带病”上市。实际上,由于这个原因,借壳进程还一度受阻。

  此外,居然之家部分门店的财务数据,也存在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居然之家在上市过程中的高估值争议,由此而来。

  当时,国资借壳在市场上甚为少见。伴随着高估值争议,这一案例还一度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

  但到2019年末,这一进程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湖北媒体曾将其作为地方国企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汪林朋再次卷入争议,是在2023年。当年7月,随着限售股解禁,汪林朋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居然之家股份。

  11月,金隅集团以22.32亿元的价格,收购居然控股持有的上市公司10%股权。居然控股九成以上的股权为汪林朋本人持有。

  这两笔交易,使他获利超过20亿元。

  这期间,房地产业处于调整的阵痛期,居然之家的业绩也受到影响。近几年,公司总营收一直维持在130亿元左右的规模,但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31.6亿元的高位后,便开始螺旋式下滑。去年该指标降至7.7亿元,为上市以来最低。

  因此,汪林朋的套现行为,令不少投资人不满。去年市场一度有汪林朋“跑路”的传言。

  今年3月,汪林朋在居然智家2025年新春座谈会上回应道,“真没有想跑。”

  风暴中的家居卖场

  虽然汪林朋坠楼事件属于个案,但家居卖场行业的风暴,今年以来未曾停歇过。

  5月13日晚间,上市公司美凯龙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的家属近日收到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电话通知,对车建兴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7月24日晚间,成都富森美家居发布公告,宣布收到成都市郫都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公司董事长刘兵被留置的通知书。

  车建兴、刘兵被留置的背景之一,是家居卖场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而业绩持续承压。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整,作为下游的家居行业,市场需求也有所降低,家居企业的业绩也受到影响。

  根据美凯龙2024年年度报告,其去年主营收入78.21亿元,同比下降32.08%;归母净亏损29.83亿元,同比下降34.61%;扣非净亏损16.8亿元。今年情况仍未改善,上半年,美凯龙预计归母净亏损约15.9至19.2亿元,扣非净亏损5.1至6.2亿元。

  美凯龙解释亏损原因时提到,家居建材行业受多重原因影响遭遇供应波动和需求下滑的双重夹击,使得家居零售市场的需求减弱,从而对目前商场的经营情况造成阶段性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主动因素是,美凯龙为帮助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对部分商户减免了部分租金及管理费用。同时,美凯龙以优惠的商业条件吸引设计师、家装公司、新能源汽车等品牌入驻。这些综合影响造成商场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出现下降。由此,半年度投资性物业估值相应下调逾18亿元。

  事实上,早在2023年,美凯龙就已经发生债务危机,并“卖身”国资。当年,厦门国企建发股份宣布以62.86亿元现金受让红星美凯龙29.9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车建兴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退居二股东行列。

  建发股份入主美凯龙后,这家企业的业绩并未扭转。2023年,美凯龙实现的营业收入115.15亿元,同比下降18.55%;归母净亏损22.16亿元。以此计算,2023年至今,美凯龙累计亏损已超过68亿元。

  相较而言,富森美的业绩表现尚可,还能够取得正向的净利润,但相较往年也已经有所下滑。2024年,富森美的营业收入为14.3亿元,同比下降6.18%;归母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下降14.39%。

  今年一季度,富森美业绩继续向下。根据富森美一季报,报告期内,其录得营业收入为3.3亿元,同比下降13.19%;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下降21.0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下降13.06%。

  富森美解释称,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和房地产周期性影响,消费者信心不足,大宗消费特别是家装消费需求被压缩等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商户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此外,富森美也结合市场变化、商家经营现状,实施“分级定价、一户一策”招商政策,对公司各卖场的租金和服务费有不同幅度的优惠,市场租赁和服务收入有所减少。同时,富森美基于行业现状,公司收缩毛利率低、回款周期长、现金流压力大的装饰装修工程业务,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减少。一季度租金和服务费收入、装饰装修工程收入在收入下降中的影响权重接近一致。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近年来,新房市场规模下降,导致家居装修市场的需求量出现下滑。虽然“好房子”会带来新的家装需求,但整体来看,家居装修企业仍将迎来业绩的阵痛期。加之原材料、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压力,短期内,家居企业的业绩仍将承压。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