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材料“量价齐升”的势头仍在持续。我的钢铁网11月19日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晚盘)吨价再涨3500元,均价来到97550元/吨,创下年内新高。市场人士认为,受益于碳酸锂价格接连攀升,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产业有望迎来价值释放。
碳酸锂现货价格的持续回暖,也点燃了近期A股盐湖提锂板块的热情。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提锂企业本身外,久吾高科、唯赛勃、蓝晓科技等为盐湖提锂提供技术服务的产业链公司近期也纷纷跟涨。
记者了解到,我国自主的盐湖提锂技术在青海盐湖打通,经过近20年的不断积累,目前“吸附+膜法”的提锂技术已成行业主流。得益于碳酸锂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一批各具所长的盐湖提锂技术企业。
盐湖提锂成本优势明显
在碳酸锂价格反弹与供需“紧平衡”的双重催化下,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企业价值得到重塑。
据了解,目前青海、西藏等地的盐湖提锂的完全成本在3万元/吨至4万元/吨之间。对于盐湖提锂企业而言,眼下现货价格已突破9.5万元/吨的碳酸锂,是当之无愧的“高毛利”产品。
从成本看,盐湖股份的提锂成本优势明显,按照今年上半年碳酸锂吨价6万元至8万元运行空间来看,盐湖股份锂产品的毛利率达到49.96%。有熟悉盐湖提锂产业人士认为,低成本的优势可进一步强化盐湖股份资源战略价值,伴随新建产能释放,公司锂盐销量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从供应端看,尽管锂价快速反弹,但短期内供应弹性有限。据悉,2025年海外盐湖提锂新增产量主要由CO盐湖、Centenario Ratones盐湖等阿根廷盐湖贡献。除了盐湖股份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外,国内盐湖提锂新产能可能要到2026年才能供应市场。青海某盐湖提锂企业负责人认为,从产销数据看,涨价未立即触发增产,这或使得矿端去库压力边际缓解。
藏格矿业在西藏的布局尚未进入收获期。7月初,藏格矿业主导的西藏麻米错盐湖项目取得采矿证。“获得采矿证后,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藏格矿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电池级碳酸锂5万吨,同时收回硼元素,副产硼砂1.7万吨。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5.37亿元,全部为企业投资。
上述熟悉盐湖提锂产业人士表示,由于盐湖提锂单位经营成本低,位于全球锂成本曲线左侧,这部分供给属于刚性供给,在碳酸锂低价位的时候基本不会被出清,随着此轮碳酸锂价格逐步上涨,相关企业业务利润增厚。
盐湖提锂“链上企业”迎机遇
统计显示,全球已探明锂资源的70%来自盐湖,盐湖提锂技术的发展对世界锂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盐湖提锂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预期,产业链企业有望从中受益,尤其是从事“含金量”较高的盐湖提锂技术服务企业。
以深耕膜赛道多年的唯赛勃为例,公司率先在业内提出的低温纳滤技术可使纳滤膜在相对低温下正常工作,并保持良好通量和截留率。据了解,唯赛勃盐湖提锂产品已应用于多个盐湖提锂项目,并得到客户积极反馈。
再来看久吾高科,公司在一里坪盐湖项目为五矿盐湖技改三期提供纳滤膜系统,锂提取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20%,膜寿命延长至3年以上。公司前期还与国投新疆锂业有限公司签订“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综合利用扩能改造工程-膜处理系统采购”项目采购合同,合同总价为8150万元。另外,公司还在2024年11月与盐湖股份签订了吸附剂供货合同,合同金额为1.956亿元。
记者采访得知,采用吸附法进行盐湖提锂,首先面临的就是淡水消耗量庞大的问题。资料数据显示,盐湖提锂生产1吨碳酸锂需消耗350吨至470吨淡水,且处理不当会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针对这一情况,西藏盐湖提锂企业的办法是取盐湖水用于盐湖提锂,实现淡水的自循环。
久吾高科称,公司可以提供零水耗盐湖提锂技术解决方案,其优势在于采用新型吸附剂+吸附工艺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在吸附过程中淡水的消耗量,从而减少整体系统内废水的产生。
与西藏矿业合作较为密切的倍杰特表示,西藏一直是公司重点关注的区域,公司2021年、2022年分别中标扎布耶及拉果错等盐湖提锂项目,并由子公司西藏京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西藏盐湖综合开发研发基地。据披露,倍杰特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4578.66万元,同比增长142.03%。对此,公司称主要是西藏盐湖提锂研发基地投入使用,相关研发投入增加导致。
此外,在盐湖提锂产业深耕多年的蓝晓科技已完成及在执行盐湖提锂产业化项目共12个,合计碳酸锂/氢氧化锂产能近10万吨。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点项目国能矿业结则茶卡项目首条产线顺利试运行。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将成为西藏地区首个达标生产的工业级“绿色零碳直接提锂”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