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又创新高了!
继A股8月18日创下十年新高之后,20日,沪指、深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本轮股市行情有何不同?当热烈的市场情绪再现,走到10年高点的A股后续会怎么走?又该如何布局?
沪指、深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8月20日,市场全天探底回升,沪指、深成指、科创50指数均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2.4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801亿,成交额连续6个交易日超2万亿。盘面上,市场热点较为杂乱,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

截至收盘,沪指涨1.04%报收3766.21点,深成指涨0.89%报收11926.74点,创业板指涨0.23%报收2607.65点。
盘面上,芯片股午后爆发,寒武纪再创历史新高。白酒等消费股展开反弹,酒鬼酒2连板。消费电子概念股表现活跃,安洁科技等涨停。下跌方面,高位股集体大跌,中恒电气等多股跌停。
00后大胆入市
兴业证券上海金陵东路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李正英介绍,近期咨询业务量大幅增加,新开户投资者数量增长尤为明显,7月份的新开户量比6月份增长了近400%。从开户人群来看,年轻人占比显著提升,“之前以为很多年轻人不爱炒股,没想到这一波连00后都来开户了”。
“90后和00后客户在公司近期新开户数量中的占比很大。”国金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体现了年轻人对证券市场变化敏感,Z世代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社交媒体深刻地塑造着他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某证券营业部业务部总经理柳江斌也表示,新入市的客户以90后、00后为主,其所在营业部新开户投资者中,年轻客户群体占比约60%。
“感谢大A,七夕送女朋友的零花钱和项链钱都由大A买单。”面对不断升温的A股市场,杭州00后股民小郑18日全仓“杀入”同花顺,一个上午便获利10余个点,用小郑的话来说,“下周过七夕的钱已经到手了,清空购物车的时候一点压力都没有。行情好就是要敢于出手,干就完了。”
和00后股民小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股民对于当下已经创出新高的A股行情则要谨慎得多。杭州股民老周说,“我在上一波行情中套了15%,现在还没有回本,这会儿再去追高,心里确实有些犯怵。”老周称,“一方面怕踏空后市行情,万一‘牛’真的来了,一方面也怕去年的‘剧本’再来一遍,一追高就高位站岗。”为此,老周目前的仓位始终没有超过半仓。
根据上交所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年7月,上交所A股新开户196.36万户,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1%;年内累计新开户总量达1456.14万户,同比增长36.9%。而去年,仅10月份单月A股个人投资者新开户数就达到683.97万户,创2015年6月以来的9年新高,位列A股历史单月新开户数的第三位。
本轮股市行情有何不同?
本轮股市行情新高有何不同?
增量资金是塑造一轮行情中市场风格的最重要因素。在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看来,本轮A股上涨行情由中央汇金公司托底,散户资金、量化策略等多路资金共同主导,资金性质从“机构抱团”转向“多元共生”,市场生态趋向成熟。
“总体而言,本轮行情中,公募机构行为谨慎,保险资金持续入市,情绪层面的增量资金则来自个人投资者与外资回流。”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认为,公募资金在本轮行情中加仓动力有限,但保险资金稳步入市。值得注意的是,险资入市有望成为影响A股的长期变量。
在7月以来的行情加速上涨中,散户和外资成为主要边际增量。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开户数量有所回升;另一方面,A股杠杆资金卷土重来,两融余额重返2万亿元大关。散户交易火热的同时,沉寂许久的外资也在逐步回归。国金证券统计显示,7月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为2024亿元,较6月大增36.3%,也是自去年“924”行情以来首度出现日均成交额与成交占比同时上升的情形。
兴业证券认为,在政策与资金托底、新动能持续显现,带动市场信心活化、增量资金入市不断形成合力的背景下,当前市场正在经历一轮健康的上涨行情。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分析称,当前健康的上涨行情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年初以来指数稳步向上,而波动率持续下行,当前已逼近历史底部;二是本轮行情结构性热点较多,各行业、板块、主题机会交替轮动;三是随着市场持续回暖,机构正在逐步成为增量资金的主力,进一步与行情实现共振和正向循环。
A股牛还能飞多高?
慢牛,已经成为市场的基本共识,多家券商和机构对后续向上空间持谨慎乐观态度。
中航证券表示,当前流动性与预期好转驱动的牛市仍较为健康;浙商证券则认为,目前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国投证券强调,当前若纯粹基于流动性上涨,对于后续大盘向上空间展望是谨慎乐观。
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指标是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其显示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而前七个月住户存款增加9.66万亿元,也就是说,7月份,住户存款净减少了1.11万亿元,同比多减0.8万亿元。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7月份净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对于这“一增一减”,很多观点解读为居民存款流向了股市。“央行数据表明,储蓄搬家进股市正在进行中,但在汲取2015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个速度并不宜过快。”一机构人士表示,“我们看好的是A股的长期机会,这波慢牛行情持续时间至少要到2027年。”
招商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先爽认为,所有价格都是货币(流动性)现象,资本市场也不例外,所以每一轮牛市过程中,都会有银行存款迁徙资本市场的逻辑出现。但他同时表示,如果市场过多将居民存款迁徙作为牛市的理由,那么短期资本市场微观流动性可能进入不可预测状态,对中长期资本市场良好发展未必是好事。相反,如果市场对微观流动性导致牛市情绪(水牛)讨论下降,更多关注上市公司业绩和估值,也许居民财富逐步中长期配置资本市场和A股慢牛会同步实现。
汪毅认为,A股后续的稳健上涨格局具备长期基础。一方面,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和房地产投资吸引力渐弱的背景下,居民储蓄转向A股的趋势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与2015年的快速上涨行情不同,本轮上涨有上市公司盈利改善作为更扎实的支撑,且监管层推动长期资金入市等改革红利仍在释放。这意味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无风险收益率下行及制度完善共同构筑的上涨逻辑并未发生改变。
“投资者须警惕潜在波动与结构性风险。”汪毅同时提示,当前全部A股市净率已接近历史估值上限,部分技术性指标显示股价存在一定抢跑基本面之嫌,未来需企业盈利持续兑现来消化估值压力。汪毅提醒,市场未来更可能经历“进三退二”式的震荡上行,建议投资者把握景气行业轮动机会,避免追高。
后市如何布局?
对于后续行情展开的方向,分析师观点不一。
财通证券指出,当前行情呈现结构性慢牛特征,投资应聚焦科技成长(AI算力、机器人、创新药)与金融板块(券商、保险),同时关注周期行业产能出清带来的红利资产机会。需警惕板块分化风险,避免追涨杀跌,严控杠杆并利用回调布局核心资产,以把握慢牛红利。
华安证券指出,未来可把握三条投资主线,第一条主线是强者恒强的高弹性成长科技,主要包括AI、算力、机器人、军工等;第二条主线是景气硬支撑或业绩超预期的领域,主要包括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摩托车、农化制品等;第三条主线是政治局会议结构性政策超预期的服务消费,房地产也有望延续估值修复机会。
东方财富证券则认为,中期来看,在股债性价比修复后,市场需要等待第三阶段的条件具备,即盈利改善。当前,增量资金平缓流入与盈利预期逐步筑底下的震荡慢牛继续,市场若有回调则是布局机会。结构上,景气胜率+悲观预期修复是两条关键配置线索,该券商建议重点关注:AI、医药、非银、半导体、有色、军工、互联网等。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认为,券商板块是上涨行情的直接载体。随着行情的演绎,券商有望成为市场博弈超额收益的重要方向,建议关注券商、AI产业链、“反内卷”等题材。
天风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表示,根据经济复苏程度与市场流动性,投资者可以关注三个方向:一是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二是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三是低估红利板块仍具备配置价值。
综合来源:北京商报、新京报、财联社、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基金报、上海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都市快报、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