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日,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到2030年,适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全面形成,减材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增材制造标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现代工业心脏”,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端制造的精度、效率与安全水平。
从市场现状来看,中国已连续15年稳居全球最大机床生产及消费国。2024年中国工业母机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6313.62亿元增长至7128.86亿元,预计2029年将突破8000亿元。
我国对工业母机一直保持较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并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母机+”百行万企产需对接活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工业母机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促进产业链企业融通发展。
今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第十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工业母机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
今年8月,《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发布,引导银行为包括工业母机在内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国金证券指出,近两年“工业母机+”活动持续推进,一方面加速推动国产替代,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通过协同攻关实现了国产替代突破;另一方面推动产业升级,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需求。其建议关注持续受益国产替代的五轴机床、数控系统、丝杠导轨环节,以及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的加工中心、磨床需求爆发机会。
受利好消息影响,9月2日,工业母机板块逆市上涨,秦川机床、华东数控、巨轮智能等涨停,嵘泰股份、巨能股份、沃尔德等相关个股大幅上涨。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半年盈利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母机概念股共计21只,其中7股盈利规模逾1亿元,分别为中航高科、长盈精密、海天精工、创世纪、天润工业、乔锋智能和山东威达。
中航高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7.47亿元,同比增长7.87%;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0.24%。银河证券指出,作为目前中国航空工业领域唯一专业从事复合材料研发工程化的单位,公司涉足关键型号的研制和交付,核心卡位优势明显。同时,公司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度参与引领通航复合材料发展,第二增长曲线逐步清晰。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在去年同期盈利的基础上,华东数控、乔锋智能、创世纪、国盛智科净利润同比增幅居前,均超30%;华锐精密、昊志机电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沈阳机床实现扭亏为盈。
华东数控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下降6.06%;归母净利润1358.55万元,同比增长140.53%。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增加客户黏性,同时降费增效,提升盈利水平。目前,公司数控机床数量已占全部机床数量的60%,设备数控化率在国内同行业中领先。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中航高科、海天精工、华锐精密、科德数控排名前四,依次有18家、16家、11家和11家。
海天精工主营数控机床制造,拥有宁波大港制造基地、宁波堰山制造基地、大连海天精工制造基地、海天山地工厂,共计5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恒温加工装配厂房。公司此前发布双五轴高速铣削中心BFH2030D,主要为解决新能源汽车行业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尺寸大、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