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8 03:44:40 股吧网页版
审计与年报“打架” 秦川机床研发投入之谜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登海 卢志坤

K图 000837_0

  是研发投入实质下降,还是会计处理方式调整? 陕西省审计厅的一纸审计结论,让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 “秦川机床”,000837.SZ)引发市场关注。

  日前,陕西省审计厅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点名秦川机床在内的8户企业“研发投入较2021年出现下降”。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公司同期年报发现,2022年,秦川机床的研发投入达3.4亿元,同比增幅21.4%,利润表“研发费用”微降至1.81亿元,资本化金额则增至1.59亿元,资本化率由上年约10%跃升至46.7%。

  2023年、2024年,秦川机床研发投入规模也有所下降,分别为1.99亿元和2.04亿元。研发投入的波动背后,还暗藏着“人员增长”与“资源稀释”的矛盾。近三年,秦川机床研发人员数量净增逾一成,从2022年的1068人逐步增至2024年的1198人,但人均研发经费却从31.84万元“几近腰斩”,2024年已降至17.03万元。

  而其背后,是秦川机床经营业绩持续走弱,营业收入波动下行,2023年、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为负且亏损面不断扩大,主营业务毛利率也从2022年的18.89%持续降至16.15%,核心业务的盈利“造血”能力不断弱化。

  审计“降”与年报“增”

  秦川机床拥有秦川机床本部、宝鸡机床、汉江机床、汉江工具、沃克齿轮、秦川格兰德、秦川宝仪等多家子公司,是我国精密数控机床与复杂工具研发制造基地、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也是陕西省机床产业链“链主”企业。

  日前,陕西省审计厅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点名直指秦川机床2022年的研发投入较2021年出现下降。

  不过,秦川机床2022年年报却给出截然不同的表述:2022年,秦川机床聚焦数控机床高端领域主业,瞄准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持续加大高端产品研发力度,稳步扩大研发经费投入,不断提升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工业母机创新策源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秦川机床披露的数据,2022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1.81亿元,较2021年的1.82亿元下降0.55%。

  年报数据还显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40亿元,较2021年的2.81亿元增长21.1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从2021年的5.56%提升至8.30%。然而,秦川机床所披露的数据与陕西省审计厅审计结果不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秦川机床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达1.59亿元,较2021年的0.28亿元激增464.38%,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也从10.02%大幅提升至46.68%。

  年报显示,当年投入的研发项目有十多项,其中YKY336数控成形砂轮磨齿机研制、SCJ300Z中空机研制、BDV500正倒数控立式车床、新能源轿车变速箱齿轴外圆磨床等项目已完成。

  投入“减”与人员“增”

  在审计“降”与年报“增”的争议之外,2023年、2024年,秦川机床在研发投入与资本化处理方面又呈现出新变化,研发投入规模有所缩减、资本化彻底“归零”,而研发人员队伍却稳步扩张,形成了投入规模“减”与人员数量“增”的反差。

  数据显示,2023年,秦川机床研发投入金额大幅下降至1.99亿元,较2022年下降41.39%,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同步降至5.30%。

  2024年,秦川机床研发投入微增至2.04亿元,但占营收比重进一步降至5.28%,仍未恢复至2022年规模。

  另外,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资本化逻辑的彻底转变。2023年、2024年,秦川机床研发资本化金额连续两年骤降至0元,与2022年1.59亿元的资本化金额形成强烈反差,资本化率从46.68%直接跌落至0%,连续两年无任何资本化支出。

  与研发投入收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人员队伍的稳步扩容。根据2023年、2024年年度报告,秦川机床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的1068人增至2023年的1188人,增幅11.24%,2024年进一步增至1198人,同比增加0.84%,总规模保持增长。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2022年、2023年、2024年,秦川机床人均研发经费分别约为31.84万元、16.78万元、17.03万元。

  从学历结构看,高学历人才占比稳步提升:2022年本科学历682人、硕士学历112人;2023年本科学历787人、硕士学历146人;2024年本科学历820人、硕士学历160人。但高学历人才增加并未伴随人均研发经费提升,反而因投入增速滞后于人员增速,人均资源进一步稀释。

  资金投入与人才配置的反向走势,引发系列关键疑问:研发投入的“量”与人才队伍的“质”能否实现匹配?人均研发资源的持续稀释,能否支撑高学历人才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研发“投入”与“成果”的匹配度又该如何保障?

  业绩承压

  作为装备制造领域的省属龙头企业,秦川机床近三年的研发投入轨迹堪称“过山车”,背后折射出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期的艰难抉择。审计揭示的2022年研发投入下滑并非偶然,而是业绩持续承压下的被动调整。

  2022年,秦川机床经营已显现承压态势,多项核心指标出现明显下降。营业收入41.0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18.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5亿元,同比下降2.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237.86万元,同比降幅达48.15%。

  2023年,秦川机床的经营困境并未得到缓解。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9%,缩减至37.6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遭遇重创,大幅下降81%,仅余0.53亿元。

  2024年,秦川机床全年营业收入波动回升至38.6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机床类业务营收19.47亿元,同比增长9.35%。然而,公司的盈利能力并未随之改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微增至0.54亿元,同比仅增长2.92%。

  另外,2023年、2024年,秦川机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两年陷入负值,2023年为-0.35亿元,2024年更是扩大至-0.45亿元。

  今年上半年,秦川机床实现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4.46%,但是,盈利能力的提升仍然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5.36万元,同比仅增长2.48%。尽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813.85万元的盈利,同比增长23.90%,但规模仍然偏小。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秦川机床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6亿元、1.13亿元和1.19亿元,这些补助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秦川机床的应收账款规模在逐年攀升。2022年年末、2023年年末和2024年年末的应收账款分别为9.38亿元、9.66亿元和9.78亿元。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已进一步增至10.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50.10%,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达到了10.81%。

  “我们所有的财务数据均按规范执行,此次被审计的主体不是秦川公司,是陕西省国资委,而且政府审计的口径和上市公司的审计口径也不一样。”秦川机床董事会秘书李静介绍,目前,陕西省国资委也并没有给秦川机床反馈,公司无法对此表态。

  至于其他问题,李静表示,当前处于三季报敏感期,暂且无法回复。另外,记者还联系秦川机床宣传部负责人,并按照要求发送采访函,但是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