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五粮液联合主办的“大咖话川酒”第二季第二期活动在四川宜宾举行。来自农业、地理、文化、经济和酿造等领域权威专家学者汇聚长江首城,挖掘“长江美酒河”文化魅力与时代价值,探寻发源于此的五粮液与长江相生相伴、共生共荣奥秘。

长江沿线汇聚了中国80%以上的名酒,包括四川的五粮液等名酒,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美酒河”。现场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美酒河”的独特生态、经济、文化多重耦合特征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地理、农业、文化、酿造、经济与社会责任等维度进行全方位解读。
为何长江是世界第一美酒河?

图为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三峡集团原总经理王琳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以五粮液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三峡集团原总经理王琳表示,本次活动将通过专家献策、企业践责搭桥,携手共护长江美酒河文化生态,共创长江文化新价值。

图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李后强从长江与美酒的共生关系、长江的独特禀赋以及五粮液作为长江美酒典范的深层逻辑等维度剖析长江美酒河的奥秘与魅力。他认为,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行业地位、公益贡献来看,五粮液以卓越品质、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影响力成为长江美酒杰出代表,在长江流域众多美酒品牌中具有独特优势。以五粮液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美酒将在未来发展中继续绽放光彩、香飘世界。
为何五粮液是长江美酒河杰出代表?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农业、酒业、文化、经济和历史领域的5位专家学者,从“地理为基、农业为根、文化为魂、酿造为术、经济为果”的维度,共同解码“长江美酒河”。
“我是农业工作者,在我看来,农业和酿造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邓华凤对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表示赞赏。目前,依托该中心,五粮液已形成从一粒种子到一颗粮食、再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闭环式可溯源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我国酿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产品。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酿造微生物与应用酶学实验室主任徐岩认为,中国白酒以自然酿造为主,五粮液是典型代表——其精华是源于自然界微生物产生的成分,有超过3000种微生物,正是这些微量成分,造就五粮液的卓越品质。徐岩表示,对于酒业而言,创新很关键,五粮液正是在利用自然禀赋和传承千年的酿造工艺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才在长江流域众多美酒品牌中脱颖而出。
“我是四川人,成长在宜宾,是闻着五粮液长大的。”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说,“从专业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说长江是世界级的美酒河,这无可争议。”
对于长江与美酒的关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兼长江经济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邓宏兵从经济角度进行分享。他说:“酿酒业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支柱产业,五粮液在发展好高质量酿酒产区的同时,要和长江经济带、长江名酒带深度绑定在一起,做长江美酒带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傅才武表示,“长江美酒河”这一概念,要积极面向世界传播,“要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性格,以及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结合进来。只有这样,中国这条长江美酒河,才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美酒河。”
对于“长江美酒河”的未来,与会嘉宾都很期待,一致认为,随着长江名酒带协同发展与五粮液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的不断发挥和彰显,“长江美酒河”有望进一步成为比肩法国波尔多、苏格兰斯佩塞的世界级烈酒产区带。五粮液将持续以“长江第一美酒品牌”的担当,推动中华酒文化走向世界,让长江的浩荡气魄与千年酿艺,在全球舞台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