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宋维东)7月26日,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吉电股份董事长杨玉峰表示,公司将以此次项目投产为契机,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绿色氢基能源产业,滚动开发绿甲醇、绿航油等具有标杆意义的示范项目,不断扩大绿色氢基能源产业领先优势,锚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氢洲Hyglobal”系列产品全球销售。
项目投产前夕,吉电股份在与欧洲、日韩等多家企业签署销售协议基础上,又分别与法电中国、中国石油国际事业公司、日本伊藤忠和荷兰孚宝等多家国内外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首批绿氨于投产之日正式发往下游应用市场,实现绿氨产品向国际市场拓展。
近年来,凭借在清洁能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探索与实践,吉电股份成功从传统火电转型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上市公司。公司清洁能源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已近80%。吉电股份以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为指引,精准聚焦“新能源+”和绿色氢基能源双赛道,率先打造“绿电-绿氢-绿氨”绿色发展模式,即利用吉林省西部丰富的风光资源发出的电力,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结合空分得到的氮气合成为绿氨,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及交通等领域,为传统工业大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将松嫩平原的风光资源禀赋转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动能。
作为国家清洁低碳氢能示范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2023年5月开工。该项目新能源装机800兆瓦(风电700兆瓦、光伏100兆瓦),年制绿氢3.2万吨,绿氢制绿氨18万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5万吨,节约标煤约23万吨,相当于可抵消近50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生活用电产生的碳排放。
该项目创新采用“绿氢消纳绿电、绿氨消纳绿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设计思路,已取得1项发明专利和33项实用新型专利,实现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其最显著的亮点在于创造了四项全球之最。其中,该项目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产绿色合成氨单体项目,建成一套18万吨/年合成氨装置,成功实现从电到氢再到氨的全产业链贯通,为新能源发电就地转化提供了新路径;项目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项目,36000标方/小时的碱液制氢与9600标方/小时的PEM制氢设备实现双技术路线耦合,兼顾规模化与灵活性,构建组合优势;其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直流微电网制氢项目,攻克直流离网制氢关键技术及装备国产化难题,实现40兆瓦新能源发电直供制氢,探索风光离网制氢新模式;此外,该项目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固态储氢项目,建设48000标方固态储氢装置,验证固态储氢在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的可行性,助力破解氢气储存难题。该项目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氢-化”全流程柔性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源荷互动”机制,破解风光发电波动性与合成氨生产稳定性的匹配难题,在一体化调度、集群控制等方面完成工业化实践,探索出工业生产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致力于推动绿氨产品实现绿色高附加值,现已获得法国必维集团出具的欧盟低碳燃料标准符合性预认证报告,完全满足绿色认证标准。
作为兼具战略意义与标杆价值的重大能源工程,吉电股份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转型推手,将进一步激活吉林省西部的资源潜力,重塑产业结构。作为绿色革命先锋和技术创新高地,该项目大规模验证了绿氢全产业链商业化路径,为解决我国新能源富集地区消纳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方案。
此次借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投产之机,吉电股份正式发布公司全球绿色氢基能源产业品牌——“氢洲Hyglobal”。该品牌标识以“H2和地球”为视觉核心,蓝绿弧线分别寓意蓝天、绿地,象征绿色氢基能源驱动未来、重塑生态的使命。作为战略协同的关键一环,吉电股份同时发布以“未来(Future)、创新(Reinvention)、卓越(Excellence)、可持续(Sustainability)、和谐(Harmony)”为支柱的“绿能FRESH”品牌,清晰勾勒出其作为“绿色能源创享者”,致力于“绿能让未来更美好”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上市公司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