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穆砚
9月7日,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电股份”或“公司”)发布关于收到应收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情况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称,2025年8月,公司所属单位共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9.13亿元。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共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12.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54.2%,占2024年全年收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135.36%。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63%至65.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33.72%至7.26亿元,本次补贴加速回收显著改善了现金流,为后续经营提供支撑。
公告表示,上述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回收将改善公司的现金流,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已于电量销售时确认到对应年度的电费收入,本次回款对公司2025年度损益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以会计师年度审计确认后的结果为准。
吉电股份并非唯一受益于补贴加速发放的电力企业。财政部6月发布的《关于下达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优先拨付存量项目欠款,电网企业需按月向风电、光伏等项目拨付资金。在这一政策推动下,相关产业企业补贴回收效率大幅提升。同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多家新能源企业补贴回收同比增幅显著。林洋能源1-8月回收补贴3.06亿元,同比增长210.10%,达2024年全年的177.09%;太阳能同期回收补贴23.19亿元,同比增232.23%;金开新能8月单月回收9.3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41.67%。吉林省作为新能源大省,截至2024年底风电、光伏装机占比达46.5%,补贴回收对地方能源企业尤为重要。补贴加速发放短期内虽不直接增厚利润,但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为新能源项目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吉电股份在公告中亦表示,补贴回收“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补贴回款改善现金流,吉电股份主业仍面临挑战。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下滑超三成,反映电价市场化竞争加剧及成本端压力。
此前,8月21日,吉电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5.69亿元,同比下降4.63%;归母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比下降33.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07亿元,同比下降31.50%;基本每股收益0.20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0.74%,同比下降3.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42%,较上年同期下降4.46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指标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49%,同比下降8.6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6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50%,较上年同期下降11.63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2.08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为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00.24万元;期间费用率为10.81%,较上年同期下降0.79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5.10%,研发费用同比减少9.34%,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0.80%。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6.14万户,较一季度末下降了3421户,降幅2.08%;户均持股市值由一季度末的11.58万元下降至11.37万元,降幅为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