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生猪价格有所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9月8日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10元/公斤,比上周五上升1.3%。不过,相比去年9月6日的27.36元/公斤,下降26.54%。近期,在农业农村部预警引导下,生猪养殖场(户)持续采取降重措施顺时顺势出栏,生猪宰前均重持续降低。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的综合调控之下,生猪产能进入收缩阶段。这不仅将有利于生猪价格平稳运行,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而且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抬升
对于生猪市场供求关系和猪价走势的分析,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供应端来看,目前行业整体供应仍偏宽松。从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下降,叠加中秋、国庆备货需求,终端消费有望季节性回暖,在第四季度进入猪肉消费传统旺季,需求环比改善较为确定。近期价格或维持底部震荡格局。”
他进一步表示,国家对生猪产能进行综合调控,能够避免产能过剩导致价格长期低迷,引导行业回归理性发展,为远期猪价走势带来利好。
另外,商务部9月5日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初步裁定。调查机关初步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存在倾销,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调查机关决定采用保证金形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报显示,反倾销措施落实后,进口成本增加影响进口量,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有望减少。同时,近几个月一直在推进的生猪行业反内卷相关举措,中长期来看国内生猪行业低效产能将逐步退出,价格中枢有望抬升,优质产能市占率有望提升。
上市公司迎来密集调研
进入9月以来,生猪养殖行业上市公司迎来机构密集调研,产能调控政策是市场关注焦点之一。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相关负责人在近期举行的分析师会议中表示:“从5月底开始,公司陆续参加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中国畜牧业协会等组织的座谈会,公司认为调控政策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可避免2024年行情短暂回暖后产能再度大幅扩张导致的长期亏损周期。”
据悉,新希望生猪出栏体重长期控制在118公斤至120公斤,保持稳定。销售规范方面,公司6月份起严格遵循国家政策,通过销售部门也向客户发了相关通知,今后杜绝市场投机行为。能繁母猪存栏方面,2023年至今,公司存栏基本没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当前规模,更多通过提效降本、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稳定。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相关负责人近期在与机构的交流活动中表示:“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要求下属单位自6月10日起禁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商品猪禁止开具饲养检疫票,仔猪、种猪除外。”
温氏股份方面表示,猪价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生猪行业产能调控的大背景下,精准预测其变化趋势难度较大。公司将重点聚焦基础生产管理工作,持续推进降本增效,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若公司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成本,拉长周期来看,公司都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收益。
付一夫表示:“头部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低质低效产能;另一方面,要注重降本增效,利用规模化养殖优势,通过智能化养殖等新技术的赋能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