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菱线缆”,SZ001208)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等方式收购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竹智能”)控制权,预计交易标的公司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公司表示,若收购完成,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提升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并加速切入机器人、高频传输等业务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据悉,三竹智能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连接器和线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服务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领域,并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连接产品和方案。
目前,三竹智能已发展成为业内领先的工业连接产品方案提供商,主要客户涵盖日本松下集团、汇川技术、先导智能、美的工业、南京埃斯顿、格力智能装备、禾川科技、雷赛智能、凯恩帝数控、新代数控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和知名上市公司;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
根据标的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总资产1.85亿元,净资产0.94亿元。标的公司2024年度营业收入2.09亿元、净利润0.25亿元、扣非净利润0.2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作出了业绩承诺,交易对方初步承诺2026年—2028年净利润合计约为7100万元至7500万元,具体业绩承诺期间各年应实现的“考核净利润”将根据评估报告及交易对价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公司表示,若收购完成,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提升公司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并加速切入机器人、高频传输等业务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业绩波动
再来看看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华菱线缆的前身为湘潭电缆厂,始建于1951年,2003年改制重组,2021年公司成功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目前主要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18年—2021年,华菱线缆飞跃发展。四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从12.13亿元增至25.43亿元,归母净利润也从2018年的5389.83万元逐年上涨至超亿元。2021年上市当年,华菱线缆迎来近年来业绩最高光时刻,当期实现净利润1.35亿元。
但登陆A股仅四年,华菱线缆已交出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的“答卷”。2021—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10亿元、0.87亿元,同比增速由2021年的43.73%下降至2023年的-21.23%。
具体来看,2022年,华菱线缆净利润同比减少了18.39%。2023年,华菱线缆业绩不仅未有企稳之势,反而继续下滑,净利润降幅扩大,同比下降超两成。
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1.58亿元,同比增长19.82%;归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26.07%。虽然2024年业绩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2021年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公司还宣布,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深化航空航天等领域业务发展,加速高端线缆及新材料领域的产业整合,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南星鑫航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鑫航天”)控制权。但后续一直未披露进展。
可以看到的是,公司希望通过并购的方式提升公司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