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洪兴股份(001209.SZ)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洪兴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8.23亿元,同比增长8.09%。保持了公司上市四年半以来营收持续增长的态势。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洪兴股份的发展轨迹不仅映射着自身成长,更揭示了贴身衣物行业的深层变革。当“家文化”的温润底色浸润消费选择、“反内卷”的政策东风吹向产业结构基础,聚焦“全品类贴身衣物”的洪兴股份,其升级换代的发展蓝图正逐步显现:以科技赋能产业平台,缔造世界级家居服饰领导企业。
当前,国家“反内卷”政策深化,洪兴股份顺应政策要求,以“居家场景下全品类贴身衣物”为核心,掌握品牌、市场渠道和数字化能力,打造链主生态并主导生态规则,推动全产业链从“线性竞争”向“生态协同”的升级。
而在半年报发布前不久,洪兴股份已将办公地址从广州市天河区迁至白云区“一带一路”设计服务贸易中心(广州设计之都)。这一物理迁移的背后,是公司在产业生态重构、供应链升级、全渠道融合及“出海”战略上的深度跃迁。
在此背景下,洪兴股份战略路径清晰可见:一边积极为产业生态注入科技发展动能,通过上市平台串联上下游资源、共促行业迭代;一边推动优质产品扬帆出海,积蓄势能,向更广阔的全球内衣市场迈出脚步。
政策与需求共振,锚定全品类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极
在国家“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的背景下,洪兴股份以数字化为支撑,勾勒供应链、设计、运营全链路的效率图景;以平台化为工具,串联产业上下游资源,构建链主生态,主导产业规则,推动全产业链从“线性竞争”迈向“生态协同”。
这一转型不仅契合了政策导向,更精准回应了市场需求:当下年轻一代追求“松弛悦己”,在快节奏中寻求舒适与质感的平衡,家居服凭借自由、温馨的体验,成为消费新宠。
不过,内衣市场规模虽大,但行业内尚未形成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品牌,行业充分竞争且较为分散。华经情报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内衣市场规模为1264.1亿美元,但是行业前八大品牌的市占率合计仅15.6%。
行业分散的格局呼唤更具整合能力的领跑者。洪兴股份正以自身为平台,通过品牌、供应链与渠道优势,推动行业集约化发展。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洪兴股份已将“居家场景下全品类贴身衣物”写进企业的商业基因中。
2025年上半年,洪兴股份的营收为8.23亿元,同比增长8.09%。其中,洪兴股份的产品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优势品类家居服虽然仍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但是收入占比已降至49.76%。而内衣内裤、面料、饰品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增长势头迅猛,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21.85%、34.84%、73.22%。其中,内衣内裤已经成为第二大增长极,上半年收入占比达到37.47%。
从产品结构来看,洪兴股份已经形成家居服细分行业第一、内衣全品类全面发展;以芬腾品牌为核心、多品牌快速发展的业务结构。在家居服行业占据并一直保持在行业和消费者心智中头部位置的同时,将领先地位扩大到整个大内衣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洪兴股份的销售费用率仅为18.79%,跟2024年相比下降了超2个百分点,并且降至上市以来最低水平,凸显出规模化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期间费用率控制在合理区间,资源管控效率的优化,让企业在穿越行业周期时更具底气,也为后续研发创新与渠道拓展预留了充足空间。
从资产规模来看,截至上半年末,洪兴股份的总资产达19.57亿元,跟上市前相比大幅增长,扩张势能稳健。盈利能力方面,洪兴股份的毛利率仍稳定在30%以上。这一数字背后,是对原材料成本的精细管控,是对产品附加值的持续提升,更是在行业波动中坚守品质的定力,凸显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数字化为核,全链路升级掀起效率革命
“持续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数字化水平,是经营实业的根基。”洪兴股份董事长郭梧文的话,道出了企业转型的核心。
洪兴股份总部搬迁,带来产业生态的重构与战略升级的机遇。
洪兴股份总部新址,恰好坐落于“一带一路”设计服务贸易中心广州设计之都。这一方面有利于其与上百家集群企业共建时尚创意联盟,共享面料数据库、设计师资源及智能制造产能。另一方面,广州市白云区“空铁一体”的超级枢纽优势,也将为该公司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提供战略支点,为其跨境物流通道优化、跨境电商与海外仓布局、国际市场拓展与品牌输出提供助力。
以科技赋能创新,深筑企业“护城河”。借力资本市场,洪兴股份以数字化为核心抓手,贯穿供应链、设计、运营全链路升级,全面提升经营效率。
过去两年,随着中台管理系统完成数字化升级,以及募投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及物流中心正式投运,洪兴股份凭借数字化变革,打破传统服装行业的“低效魔咒”,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典型。
洪兴股份贯彻供应链提升策略,通过生产过程数字化,仓储物流现代化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全方位的推行降本增效和供应链条的快速反应。
在供应链升级方面,数字化体现在供应链智能物流上。如今,洪兴股份已经实现仓储集约化管理,物流效率和供应链反应速度大幅提升。物流中心利用数字化运作,实现仓储集约化管理和物流标准化,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同等工作量,以前需要15天才能完成,现在只需3天即可完成,库存盘点准确率达到99.9%。
在产品设计方面,洪兴股份通过AI(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设计研发,实现从“多环节实物依赖”到“一站式数字研发”的转变,这是其效率变革的核心。
洪兴股份对时代商业研究院表示,传统设计的痛点在于流程需要经历二维设计、打板(手工制作样品)、模特上身试穿、调整修改、定板等一系列流程,全流程依赖人工与实物制作,制作周期长、成本高。
引入AI技术后,设计部门基于“虚拟人+数据建模”实现全流程虚拟化,颠覆了传统设计流程。借助AI工具,在输入人体数据与设计元素后,AI可直接生成虚拟人上身效果,实时校验裁剪尺寸、贴合度;同时摆脱手工打板,设计人员可直接在数字环境中完成修改调整,大幅压缩研发周期。半年报显示,数字化变革之下,洪兴股份一件新品从设计到入库最快仅需5个工作日,常规生产周期压缩至两周内。
另外,洪兴股份还将直播业务纳入数字体系。截至2024年,洪兴股份自有直播基地已运营4年,正探索AI数字人直播以降本增效。
在数字运营方面,洪兴股份还通过数据中台整合全渠道销售、库存、用户数据,支撑精准运营决策。2022年,洪兴股份通过大数据敏锐地捕捉到“不上班”消费心理,推出品牌主张并开展百亿级数字化传播,实现由消费者数据化反哺到生产、渠道、销售、运营全场景,打造产业链的数字化。
洪兴股份的数字化中台项目打通了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屏障,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管理和数据对接,并可匹配线上线下全渠道所有业务模式,让商品在集团各条线中自由调配,最大化其流转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总体来看,洪兴股份自上市以来,通过数字化转型,持续为生产制造、设计、营销赋能,提升运营效率,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品牌创新与渠道双轮驱动,拓展增长新空间
数字化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洪兴股份更以品牌创新与渠道融合为双翼,在贴身衣物市场中开辟新蓝海。
在品牌矩阵的搭建上,“芬腾”“玛伦萨”“芬腾可安”“千线艺”等各有定位。其中,主品牌芬腾在签约范丞丞代言后,迅速打入年轻消费群体。2024年,芬腾品牌全面升级VI系统,开启“内衣全品类”战略,引领推动中国家居服内衣时尚新潮流,让“不上班就穿芬腾,让舒适健康全面陪伴生活”的理念持续深化。
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元素的碰撞,正成为消费市场认同的价值根源。凭借敏锐的洞察力,芬腾此前与家庭潮剧《小巷人家》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更能通过文化创意赋予品牌和产品新的精神与情感共鸣,深化品牌的文化内核。
以创新的实力,托举品牌的魅力。洪兴股份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产品研发设计创新,持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新场景的爆款产品,如通过旗下芬腾科坊面料创新技术开发出的智能温控产品芬腾26°C系列,让人体体温尽量维持在平衡状态,降低睡眠期间的温度波动率,从而提升睡眠质量和提高睡眠时长。
同时,洪兴股份不断加大对面料研发的投入,推出多种功能面料,如抗菌、透气、柔软等,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并提升产品附加值。
渠道布局上,洪兴股份全渠道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多年来,洪兴股份建立了规模化的全渠道营销网络,已全面覆盖线上及线下渠道。其中,直播业务已经成为全渠道的核心增长极。
在白云区光和直播基地,洪兴股份不仅设有专业直播间与运营中心,更孵化出千万元级爆品。总部迁至白云区后,洪兴股份将进一步整合白云印象直播产业园等区域资源,加速全渠道融合,通过资源整合和数字化运营提升直播基地产能、降低运营成本。
今年上半年,洪兴股份加码即时零售,已在美团、京东平台布局数百个前置网点,有效弥补传统电商与线下渠道之间的交付断层,捕捉应急与即时性消费需求,开辟出一条增长新通路。此外,洪兴股份的“出海”战略也在白云区“空铁一体”的枢纽优势下加速推进:跨境电商驱动线上渠道拓展,广交会等国际展会助力线下客户积累,海外仓的布局让物流效率再升一级。
总体而言,洪兴股份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家居服生产商角色,而是以科技为翼、以生态为势,逐步成长为整合研发、制造与全球销售的贴身衣物产业平台。其每一步战略演进——不论是数字重生、品牌焕新还是总部迁徙——都彰显出公司致力于从“产品制造商”向“生态赋能者”转型的清晰意图。
在这场以“衣暖家、家承衣”为内核的商业浪潮中,洪兴股份从未止步于产品制造者的角色,而是以破局之势重构产业脉络,致力于成为全新产业范式的开创者与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