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00:00:00 股吧网页版
兰州银行:2025年10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下载原文]

证券代码: 001227 证券简称:兰州银行

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4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与单位名称 鹏华基金 蒋昱东

及人员姓名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3 日下午

地点 线上交流

上市公司接待 董事、董事会秘书张少伟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人员姓名

一、公司未来几年的资产增长目标?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本行资产总额 5,097.42 亿元,较年初增长 4.8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50%。在资产规模突破 5,000 亿后,未来几年的资
产增速目标将综合考虑市场有效需求、资本约束和收益率情况,继续保持
合理增速并持续进行结构优化。

二、甘肃省、兰州市今年的发展情况和重点产业?

2025 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生产供给支撑有
力,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6,469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3%,重点
产业包括制造业、农业、新能源和数字经济等。上半年,兰州市经济延续
稳进提质态势,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地区生产总
值(GDP)达 2,033.6 亿元,同比增长 5.6%,重点行业包括半导体、新能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 源、生物医药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要内容介绍 三、上半年贷款需求平稳,对公比零售需求更好。Q3 以来公司感受
到的贷款需求如何,结构上对公和零售的需求差异?

对公业务方面,我省三季度贷款需求呈现出总体增长、结构优化的特
点,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30,027 亿元,较年初净增 515 亿
元。我行上半年对公贷款余额 2,027 亿元,较年初净增 88 亿元。

零售业务方面,个人贷款相较对公贷款需求呈现金额小、产品标准化、
利率敏感、议价空间弱、业务关联性不强等特点。由于个人贷款风险分散,
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中,零售信贷业务成为同业竞争的焦点。当前,个人客
户信贷需求主要集中在购房、购车、装修等大宗消费场景,其中房贷受经
济波动影响,需求有所下降。

四、西部产业转移对于兰州区域的经济发展、信贷需求的影响,有
没有哪些比较清晰的政策?

西部产业转移对兰州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信贷需求产生了多方面的影
响,兰州地区借助产业转移的契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型。2025 年 3 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打造东中部产业向西转移重要承接地行动方案》,明确了各产业的重点承接方向、招商引资目标及责任单位等。

五、中报的按揭贷款还在增长,请问当前兰州房地产市场的情况、以及公司按揭提前还款情况如何?对公房地产当前的经营策略?

按揭贷款方面,从投放来看,兰外房贷市场整体好于兰内,尤其是兰外县域地区楼盘销售稳定,需求较好,我行今年的按揭贷款投放集中在陇南、临夏、白银、天水地区。截至 6 月末,全行按揭投放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今年上半年兰内投放占比 24%,兰外投放占比 76%。受公积金政策调整及存款利率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按揭贷款还款量有所增加。
对公房地产业务方面,一是持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解读和研判,统筹跟踪协调,梳理细化任务措施,推动各项政策措施扎实落地,坚持“防控风险、总量控制、好中选优”为总体原则,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二是积极响应国家“租购并举”的住房政策导向,充分发挥金融力量,满足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购买、运营等全流程融资需求,推动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房租赁市场。三是发挥经营性物业贷款作用,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六、近年来压降负债成本成果显著,主要是如何做到的,未来进一步压降的空间如何?

近年来,我行结合市场环境和利率市场变化,通过强化负债质量管理,退出高成本存款,优化负债结构,加大低成本政策资金使用,增强资产负债匹配性等措施,实现了负债端成本的持续下行。截至 2025 年 6 月末,
我行存款付息率 2.22%,较年初下降 25 个 BP;付息负债成本 2.17%,较
年初下降 27 个 BP。

存款成本及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空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市场定价基准利率情况;二是物价指数情况;三是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情况。作为中小城商行,存款成本管控的目标与行业趋势一致,并保持与全国性银行合理利差。综合上述三方面因素,结合目前我行新发生存款利率水平,未来存款成本及计息负债成本率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七、公司现在的存款定期化严重吗,存款期限结构和去年比有什么样的变化?

从我行自身数据看,近两年定期占比略有上升,但定期存款期限结构总体呈缩短趋势。

八、今年内和明年的息差展望?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行净息差 1.37%,处于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均
值水平,略低于 A 股上市银行均值。我行净息差相对偏低主要是受负债结构影响。我行通过强化负债质量管理,退出高成本存款,优化负债结构,加大低成本政策资金使用,增强资产负债匹配性等措施,实现了负债端成本的持续压降,一定程度缓冲了资产端利率下行对净息差的冲击。展望未来,本行净息差短期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有望在行业“反内卷”共识下实现企稳。

九、公司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不良净生成率边际下降,这一点是明显优于同业的。请问是如何做到的,是环境原因还是公司治理上有特

别突出的点?

我行以“压存量、控增量”为指导思想,加大风险化解处置力度,全力以赴做好资产质量管控工作,提升资产质量。

压存量方面,一是构建专业化清收体系,组建百人清收团队,通过总行清收保全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协调督促、制定措施等方式,与清收团队人员共同清收,做到每户不良贷款“有专人管、有专人收、有专人盯”。二是坚持清收为主,转让、核销多措并举的不良资产处置策略,不断提升不良贷款处置实效。三是制定不良资产清收方案及不良资产清收奖励办法,规范清收流程,调动清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强与各级法院的沟通,提高诉讼案件和执行案件推进效率。

控增量方面,一是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层级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二是优化信贷管理机制。通过优化客户准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环节,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流程,满足信贷管理的多样性需求。三是提升智能风控能力。构建数智风控体系,通过数据挖掘与衍生、指标变量加工与衍生、风险监测与计量,形成以数据、模型、系统、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数智风控平台,实现覆盖客户风险准入、业务风险探测、押品风险评估和贷后风险预警等业务场景应用的智能风控体系,及时揭示风险,辅助授信决策。

十、当前资产质量的风险主要在哪些行业分类?对公和零售当前的资产质量趋势?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行不良贷款余额前三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
房地产业、制造业,这些行业不良贷款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市场影响。

我行对公贷款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不良贷款率从上年末的 1.85%下降
至 2025 年 6 月末的 1.74%;零售贷款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从上年末的
1.77%上升至 2.01%。

十一、手续费收入的波动好像比较大,手续费收入的未来展望?

我行手续费及佣金总收入占营收比重在 5%-6%左右,手续费及佣金
净收入占营收比重在 3%-5%左右。从我行中收结构看,自营理财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较高,近两年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未来将通过积极拓展代销理财、信用卡和公司业务中收,弥补因自营理财规模下降造成的中收缺口。

十二、金融投资的规模?金融投资占总资产的比重,未来会上升还是会下降?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我行金融投资余额 1,650 亿元,占总资产的
32.37%,预计未来将基本保持稳定。

十三、在甘肃区域,与国有大行、甘肃银行等本地银行的竞争情况如何?市占率如何?

我行在甘肃区域长期积累的客户基础较为稳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
我行存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 12.02%,位居全省第一位;贷款规模在省内的市场份额 10.17%,保持全省第二位(第一位为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

十四、未来的资本补充计划和分红计划?

资本补充计划方面,我行坚持以内部资本积累、外源资本补充相结合

的资本补充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本,积极探索资本工具创新,拓
宽资本补充渠道,不断优化资本结构。2025 年已发行 50 亿元永续债,2024
年还发行了 30 亿元二级资本债,正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可行方式补充资本,
夯实资本实力。

分红计划方面,我行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
策保持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兼顾全体股东整体利益及本行的可持续发
展。根据监管要求和《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4-2026 年)
股东回报规划》,我行优先采取现金分红的股利分配方式,将结合我行的
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分红比例。2019 年度以来,我行保持了稳定的现金
分红比例,尤其上市以来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超过 30%,已累计现金分
红 23.98 亿元,为上市募集资金的 1.18 倍,股息率在 4%左右。未来,我
行将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关于本次活动是否 接待过程中,我行接待人员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严格按照涉及应披露重大信 有关制度规定,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
息的说明
附件清单(如有) 否

日期 2025 年 10 月 13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