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8月25日电,多利科技(001311.SZ)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增长13.15%,然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仅为1.57亿元,同比下滑28.13%,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降至1.45亿元,降幅高达32.13%。
公司核心业务“冲压和一体化压铸零部件”虽收入达到16.24亿元,占总营收93.64%,且同比增长16.69%,但毛利率却下降3.71个百分点降至13.93%。
对于利润下滑,公司在财报中解释,主要受“下游终端产品销量波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和部分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从财务数据看,成本端压力已成为侵蚀利润的核心因素——上半年营业成本达14.28亿元,同比激增20.17%,增速远超营收13.15%的增幅,直接拉低公司整体盈利水平。
除了经营层面的压力,多利科技在募集资金管理上的不规范行为也引发关注。根据公司2025年1月24日披露的公告,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此前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直指其在募集资金使用中的三大违规问题:一是募集资金重复置换。公司存在重复置换募集资金的情况;二是募集资金专户使用不规范;三是挪用募集资金,违规使用募集资金支付网费、公积金等非募投用途。公司董事会秘书张叶平、财务总监曹峰均被同步出具警示函。
在募投项目中,“上海达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临港达亚汽车零部件智能化制造基地项目”的进度滞后问题尤为突出。该项目系公司2024年6月变更原“滁州多利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工厂项目”部分募集资金3.8亿元而来,原定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承载公司拓展长三角核心市场的战略意图,计划2027年7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半年报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临港项目仅累计投入1.65亿元,投资进度仅43.42%,远低于同期其他募投项目(如常州多利精密零部件项目进度100.31%、盐城零部件制造项目进度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