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曾庆怡)近期,寒潮天气来袭,羽绒服装需求大幅增加,带动了羽绒价格的上扬。记者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获悉,11月14日,国内90%白鸭绒、90%白鹅绒的价格分别为552.5元/kg、944.1元/kg,相较于2025年10月17日价格分别上涨8.4%、6.3%。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分析,供应端来看,或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鸭肉、鹅肉需求减少,叠加养殖端行业产能调整,羽绒供应收缩,一定程度上对羽绒价格形成支撑。同时,需求端来看,受天气渐寒影响,羽绒价格存在季节性上涨。多重因素作用下,羽绒价格与2023年同期及以前相比涨幅显著,但相较2024年同期仍属相对平稳状态。

图源:今年6月至今的服标羽绒价格走势;图源:中国羽绒信息网
据中央气象台11月19日发布的《每日天气提示》,受寒潮影响,今晨,陕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西部、云南东部、福建中东部及华南中南部等地出现4~8℃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0℃。昨日,内蒙古中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广东沿海、广西沿海、海南岛沿海及西藏等地部分地区出现7~8级阵风,局地9级以上。本次寒潮陆地影响基本结束,但受冷空气入海影响,我国东南部和南部海域有大风天气。
防寒服饰需求受近段时间天气转变影响而增加。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活动期间,抖音电商平台上,平湖羽绒服、嘉兴羊绒羊毛衫产业带直播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8%、101%;京东平台上,男士羽绒服、女士羽绒服是人均购物件数排名前五的品类,人均购物件数分别为5.5件、3.6件。
根据2021年3月9日发布、2022年4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羽绒服装》(GB/T 14272-2021),羽绒服装被定义为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其中,绒子含量是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
羽绒服装需求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原料端羽绒市场价格的上扬。
记者从中国羽绒工业协会获悉,周度数据显示,11月14日公布的国内90%白鸭绒、90%灰鸭绒、90%白鹅绒、90%灰鹅绒的价格分别为552.5元/kg、528.9元/kg、944.1元/kg、869.4元/kg,相较于2025年10月17日公布的价格分别上涨8.4%、9.9%、6.3%、5.8%;相较于2024年同期(2024年11月15日)分别上涨5%、上涨5.9%、下跌13.3%、下跌15.7%;相较于2023年同期(2023年11月17日)分别上涨40.4%、48.2%、21.2%、20.5%。该数据由来自全国主要羽绒产区17家优质羽绒原料企业报价平均生成。
公开资料显示,羽绒行业上游为水禽养殖及屠宰业,水禽养殖数量直接影响原毛供应量和羽绒羽毛材料的成本。同时,羽绒行业下游的景气程度、质量要求直接影响到羽绒羽毛材料的总体需求。

图:鹅绒和鸭绒的基本区别;图源:古麒绒材2025年半年报
“现在的羽绒服成衣很多采用小批量柔性生产,当市场需求向好,工厂会补单生产,原料端羽绒价格由此获得推升。”祝炜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需求端,供应端的影响也对羽绒价格形成支撑。他说,羽绒是鸭、鹅养殖业的副产品,其供应与鸭肉、鹅肉的市场需求量变化息息相关。当前猪肉价格下跌,一定程度上导致鸭肉、鹅肉消费需求减少,叠加行业产能调整背景下养殖端减产,羽绒供应减少。
农业农村部11月18日发布的《11月第2周畜产品和饲料集贸市场价格情况》显示,据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11月第2周(采集日为11月13日),全国仔猪平均价格24.3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8%,同比下跌29.6%;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2.6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27.4%;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13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2%,同比下跌19.7%。
记者获悉,基于前述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统计,90%鸭绒低于200元/kg左右在近五年曾出现在2020年4月,属于经营活动受限导致的极端价格。综合近两年90%羽绒价格走势,记者注意到,鸭绒价格在今年10月底至今迎来近两年的价格高点,鹅绒价格近两年峰值则出现在2024年6月至7月。
针对鹅绒价格的走势,祝炜对上证报记者分析,这主要由以下因素影响:一是2023年冬季我国有几波较大寒潮,羽绒服销售情况较好,特别是受2024年年初春节后那波寒潮影响,羽绒服依然占据着商场核心位置,服装销售利好推动了羽绒价格的上扬;二是2023年冬季,大量羽绒服企业提档升级,选用高绒子含量鹅绒,市面上以鹅绒填充的羽绒服占比迅速提升,造成鹅绒短期供不应求的现象,推动鹅绒价格迅速上涨;三是当年猪肉价格下调,影响鹅肉、鸭肉的消费,鹅、鸭出栏量减少,造成羽绒原料产量降低,推动了市场价格上涨。
近期羽绒价格的变动也吸引了投资者关注。A股主营高规格羽绒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古麒绒材在回应投资者对于公司存货的关切时表示,公司存货规模与日常经营策略、长期经营目标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为快速响应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以及快反订单的及时执行,也为了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会结合实际经营需求适时调整相关策略。目前公司存货数量及整体资产结构处于风险可控范围。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在积极把握经营利润与防范存货风险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从而保障公司稳健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