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晚间,航天电器(002025)发布拟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电系统”)32%股权的关联交易公告。
公告显示,航电系统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公司持股68%、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科工”)持股32%。航电系统主要产品为民用直流无刷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根据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告信息,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科工”)拟通过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其持有的航电系统32%股权,挂牌转让底价为4,659.03万元。
2025年11月21日,公司第八届董事会2025年第十二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拟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32%股权的议案》。为加快落实公司民用电机产业布局规划、整合电机业务,促进航电系统高质量发展,经审议,董事会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公开竞价摘牌方式参与深圳科工挂牌转让的航电系统32%股权(挂牌转让底价为4,659.03万元),并授权公司董事长办理公开摘牌、签署相关合同等事宜。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航电系统股权比例由68%增加至100%,航电系统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至于相关方与公司的关联关系,公告介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控股股东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合并持有公司41.49%的股份。深圳科工系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深圳航天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57.15%的股权。根据有关规定,深圳科工系公司关联方,本次公司受让航电系统部分股权事项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章程》有关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审批权限的规定,本次交易属公司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无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财务数据显示,航电系统2024年营收7,278.91万元,净利润694.47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3,616.36万元,净利润230.33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37万元,较2024年全年的940.38万元大幅减少。

读创财经注意到,或许是受标的公司股权被公开挂牌等因素影响,此次拟议交易并未设置业绩承诺及业绩补偿条款。交易定价方面,根据公告,中发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2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航电系统进行了资产评估,依据其出具的《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所持有的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32%股权所涉及的深圳市航天电机系统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航电系统在评估基准日2024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账面值为9,093.56万元,评估值为14,559.46万元。根据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示信息,深圳科工转让所持航电系统32%股权的挂牌转让底价为4,659.03万元。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有关规定,深圳科工将其持有的航电系统32%股权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征集意向受让方,并依据交易程序确定最终受让方,最终交易价格以本次挂牌交易成交价格为准。
航天电器表示,本次交易尚在公开征集受让方阶段,若公司摘牌成功,将使用自有资金受让深圳科工所持航电系统32%股权,由于本次交易的成交金额、支付期限、协议的生效条件等事宜尚无法确定,公司将根据后续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至于本次拟关联交易的目的及对公司的影响,公告表示,航电系统是公司民用电机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单位,为加快落实公司民用电机产业布局规划、整合电机业务,促进航电系统高质量发展,公司拟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深圳科工持有的航电系统32%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航电系统100%股权,航电系统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本次购买股权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也不会对公司当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
独立董事意见方面,公告称,关于拟以公开摘牌方式购买航电系统32%股权事项在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前,已经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通过。独立董事认为,本次交易有利于促进公司民用电机产业发展,交易定价合理、公允,交易完成后不会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
航天电器最后提示称,本次交易将根据国有产权交易有关规则在深圳产权联合交易所公开进行,具体能否成功尚存在不确定性。本次交易后续如有新的进展和变化,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及时披露本次购买股权事项的进展情况,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航天电器主营业务是高端连接器与互连一体化产品、微特电机与控制组件、继电器、光电器件等产品的研制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继电器、连接器及互连一体化产品、电机与控制组件、光通信器件。
最新业绩方面,10月29日,航天电器公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营业收入为43.49亿元,同比上升8.87%;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下降64.5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下降65.48%;经营现金流净额为-8亿元,同比下降67.8%。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4.14亿元,同比上升31.73%;归母净利润为5935万元,同比上升122.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784万元,同比上升19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