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08 17:10:40 股吧网页版
【高端访谈】坚持创新驱动 探寻“减量发展”新路径—访江苏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
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南京9月8日电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强供给、弱需求”的整体态势令不少钢铁企业承压。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到2050年中国粗钢产量将保持在8亿吨左右,这意味着较2024年超10亿吨的钢产量要缩减近20%。

  如何在“减量发展”大背景下寻求新发展路径?如何让作为工业原料的钢铁更好匹配市场所需?如何做好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近日记者专访了江苏沙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沈彬,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紧跟国家战略做好产品“加减法”

  作为我国民营钢铁头部企业,沙钢集团自1975年成立以来,已走过50个年头,目前拥有五大生产基地,分布于江苏、辽宁、河南等地。其中,本部沙钢钢铁是全国重要电炉钢生产基地和超薄带生产基地,抚顺特钢为特种钢大型生产基地和精品模具钢生产基地,淮钢特钢、东特股份、安阳永兴均为优特钢生产基地。2024年,沙钢粗钢产量达4054万吨,位列全球第六。

  “近年来,钢铁行业深度调整,呈现出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局面,今年以来虽受国内促消费、‘反内卷’等政策拉动,但‘减量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在控制,甚至减少钢铁产量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保障市场占有率是我们思考的课题。”沈彬说,沙钢的思路是做好一“减”、一“加”,优化产品结构。

  螺纹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沙钢曾是华东地区螺纹钢市场的领跑者,但近年来,这款在许多企业眼中能提供稳定现金流的“香饽饽”,却成为沙钢眼里的“牛夫人”。去年,沙钢螺纹钢产量降至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由此“挤”出来的产能被用于生产硅钢、船用钢等更高附加值的优特钢产品。

  “钢铁是一个基础性行业,下游应用极为广泛。沙钢的发展一直紧随国家战略,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我们就往这些领域发力。”沈彬说。近年来,沙钢强化产学研合作,持续研发优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如沙钢研发的薄规格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实现稳定生产,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沙钢将目光投向海外,已与35个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2024年,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沙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外市场收入达5.56亿元,同比增长90.22%。“目前东南亚市场占到沙钢产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无论是顺应国家战略还是维护我们自身客户的角度,沙钢都会坚持‘走出去’,我们正以长期规划进行布局。”沈彬说。

  按照利润的高低优化产品结构,坚持“走出去”寻新机,沙钢的经营效益得到提升。2025年上半年,沙钢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53%。

  从“坐销”变“行销” 深化上下游合作

  作为沙钢新一代掌门人,沈彬坦言自2016年接任沙钢董事长以来,全行业经历了“去产能”“环保风暴”、美对华加征关税等挑战,许多行业内曾经的经验正变得不再那么适用。“过去说钢铁行业是7到8年一个周期,但那是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如今城镇化水平已经提升,大基建放缓,钢铁行业需要适应新的发展态势。”

  沈彬认为,改变首先从转思想观念开始。“在短缺时代,‘坐销’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如今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倒转,沙钢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一定要与上下游一起联合攻关。”

  船舶海工装备多要面临严苛的自然环境,且受使用场景、规格等级等因素影响,对钢材的需求也千差万别。抓住这一特性,沙钢近年来强化与下游企业深度合作,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开展产品研发。如沙钢旗下淮钢所生产的大圆坯及大规格轧材,已在油气开采传输、风电等领域应用广泛。

  改变也从生产组织管理上发生。“如今全行业都在谋求转型,这个过程中比的是谁‘少犯错’,对于沙钢来说,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需求,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沈彬说。

  记者在沙钢生产车间看到,该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所建成的超薄带生产线,较传统热连轧工艺,缩短产线长度近95%,大幅节省用地规模,且由于减少了连铸、加热等环节,使钢铁生产单位燃耗减少95%、水耗减少80%、电耗减少90%。同时,沙钢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实施水、气、固废、噪声“四大治理工程”,在江苏率先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流程超低排放公示。

  目前,沙钢已建成4条超薄带生产线,由此带来的市场响应能力和节能降碳能力,助力沙钢与上下游企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建圈强链”。

  “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同其他行业相比是很低的,但不能因为低就觉得没出路、不敢干。我相信50年后,钢铁依旧是重要的原材料,但那时生产出的钢铁和现在的钢铁肯定又会有很大的不同,企业必须持续创新,跟上时代的脚步。”沈彬说。

  坚持人才战略发动“全员创新”

  作为老牌钢铁企业,沙钢50年的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从20世纪80年代放弃窗框钢,引进英国75吨超高功率电炉连铸连轧短流程生产线,到本世纪初整体引进德国蒂森克虏伯钢厂,再到如今打造超薄带生产线,一次次跳出舒适区的大力度创新实践,助力沙钢成长为“世界500强”之一。当提起沙钢未来如何开展创新时,沈彬的语速明显加快。

  “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再往后,必然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无人区’问题,更加考验企业的创新能力。”沈彬说。

  近年来,沙钢用好自身沙钢钢铁研究院、东北特钢钢研院等科研平台,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打造原创产品和技术策源地。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重点科创企业等合作,建立常态化的开放交流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打造联合研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共赢发展。

  “必须得承认,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离不开关键人才发挥作用。我们建立起‘首席专家制度’,聘请专家学者带头开展科技研发,同时我们转变思路,在人才集中的城市建立研发平台,方便招引优秀人才集聚。”沈彬说,目前集团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进步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进步奖4项。

  再尖端的技术,最后也需要靠生产线实现。如何激发更多技能型人才的创新活力?沈彬介绍,沙钢营造“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氛围,按照“大协同”观念,坚持集团一盘棋思想,以集团的整体利益统筹各企业局部利益,强化多基地、多部门、多业态协同联动。

  “作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是我们的优势,不管是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我们希望畅通成长通道,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的主体,激活沙钢的发展活力。由此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不是通过报表上几个数字就能反映的。”沈彬说。

  展望沙钢未来发展,沈彬说:“沙钢50年发展,证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现在行业虽然变化很大,但我认为未来行业比拼的不是资金、设备、市场,而是人。只要沙钢人依旧敢想敢干,我相信即便在‘减量发展’阶段,也能力保自身市场份额不减少,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停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