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不到,它的股价迅速拉至8.36元,上涨10%,市值136.1亿元。虽然一度破板,但至尾盘,它仍然以涨停收盘。
周末的这几天,江苏国泰突然成为舆论焦点。先是在8月22日,江苏国泰宣布:拟使用不超过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同时,公司(含子公司)拟使用合计不超过18.31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
与此同时,江苏国泰宣布,拟终止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原因是土地未交付、行业环境发生改变。在2021年底,它宣布要投资15亿搞该项目,并乐观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销售收入达150亿元。
一石惊起千层浪。江苏国泰此举令业界震惊:8月22日,江苏国泰的市值不过124亿元,而拿出来理财和炒股的钱接近140亿元,远远高于市值!
据了解,江苏国泰及下属公司证券投资已投入3.306亿元,计划是通过下属公司紫金科技以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子公司张家港市鼎瑞投资有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业务。不过,其炒股能力受到质疑:过去三年,炒股亏了2亿多元。
或许舆论压力所致,8月24日晚上,江苏国泰又突然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基于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等考虑,公司终止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15亿元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
江苏国泰及时改变了炒股的心思,宣布要聚焦主业,增加分红,从而回报投资者。笔者认为,江苏国泰此举是“回头是岸”,“知错能改”。
我们来看看江苏国泰的基本面。公司目前已形成外贸和化工新材料两大主业。母公司外贸业务主要从事纺织、服装、机电、轻工、化工等商品的进出口贸易。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5年6月30日,每股资本公积3.3893元,营业总收入186.2506亿元,同比增5.46%,每股经营现金流量-0.1322元,每股未分利润4.6168元,净利润5.4468亿元,同比增10.8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增长率80.56%,净资产收益率3.43%。2024年度分红10股派3元。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125.7亿元,其中银行存款114.87亿元。
其实,江苏国泰近几年来的经营业绩不算理想。
2023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1.86亿元、389.56亿元,同比变动-13.18%、4.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4亿元、11.06亿元,同比下降6.95%、31.06%。2025年上半年,江苏国泰营收186.25亿元,同比增长5.46%;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10.85%;扣非净利润5.24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7.50亿元,同比增长1.92%;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8.58%;扣非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2.47%。江苏国泰货币资金余额呈下降趋势:2023年底、2024年底及2025年6月底,公司货币资金分别为208.91亿元、147.30亿元、125.71亿元;有息负债分别为84.07亿元、84.72亿元、82.65亿元。
透过上述财务数据,可以看出江苏国泰的业绩增长面临一定压力,而其理财+炒股合计138.3亿元计划,引发市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质疑。而作为对质疑的快速回应,江苏国泰宣布未来三年分红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40%,且拟每年进行2-3次利润分配。
对于投资者来说,江苏国泰后面的修正比较及时,但它更应该做的是将资金用于研发或主业升级,而非追逐金融收益,如果要炒股,自己就可以,何需上市公司?江苏国泰依赖金融投资而非主业创新,其业绩恐难长期持续,尤其在较高负债背景下,过度资金运作可能放大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