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出近140亿元的理财+证券投资计划后,江苏国泰(002091.SZ)迅速成为市场焦点。
8月22日,江苏国泰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同时拟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江苏国泰第一次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的时间可追溯至2014年4月。十余年来,公司公开披露的理财产品收益合计约为11亿元。
抛出巨额理财计划后,江苏国泰受到了市场关注,并被质疑为何不将这部分闲置资金用于分红或回购。压力之下,江苏国泰8月24日迅速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提高了未来三年的现金分红占比。
在抛出巨额理财计划的同时,江苏国泰还宣布终止一项总投资额15.38亿元的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锂电池电解液是江苏国泰布局多年的板块,2022年其将经营主体瑞泰新材分拆上市。而在近年锂电池供需失衡的压力下,瑞泰新材的产能利用率已降至新低。而从业绩看,江苏国泰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增幅为负,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10.72%和-30.58%;营收增幅也连续三年在个位数甚至负数徘徊。
买理财11年入账11亿
根据江苏国泰8月22日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0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收益凭证、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等,单笔理财产品期限最长不超过36个月。
江苏国泰表示,此次委托理财的资金来源为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闲置自有资金,不涉及使用募集资金或银行信贷资金;委托理财将在确保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前提下进行,不会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
根据江苏国泰2025年中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25.71亿元。同时截至8月22日,江苏国泰市值也仅为124亿元(至8月25日,最新市值为136.1亿元)。这些数据对比下,公司120亿元的理财计划显得极为庞大。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江苏国泰第一次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的时间可追溯至2014年4月,最初的投资额度仅为2亿元,此后逐年累积至25亿元。2019年初,公司将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进一步增至40亿元,次年增至58亿元,2021年8月增至65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额度均为115亿元。
那么这些理财产品收益如何?据贝壳财经记者梳理,江苏国泰2014年年报披露的理财产品收益为420万元,2018年后,公司每年的理财产品收益均能超过1亿元。自2014年至2025年上半年,江苏国泰公开的理财产品收益合计约为11亿元,约占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的10%。
除了上述的委托理财计划,江苏国泰还在8月22日一并披露计划使用不超过18.306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其中公司子公司江苏国泰紫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紫金科技”)拟使用自有资金15亿元设立子公司进行证券投资。
舆论压力下迅速推出分红方案并终止炒股计划
抛出上述合计近140亿元的理财+证券投资计划后,江苏国泰迅速受到市场关注。在股吧等平台,有投资者质疑公司为何不将计划用于理财的资金进行回购或分红。
在舆论关注压力下,江苏国泰8月24日迅速发布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重新制定了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称计划每年进行两到三次利润分配,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股利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40%,同时,公司未来三年年均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未来三年实现的年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
同时,前述紫金科技15亿元证券投资的计划也被终止。其公告称,基于进一步聚焦主业、谨慎投资、提高投资者分红回报等考虑,公司终止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人民币 15 亿元设立子公司开展证券投资。
江苏国泰还强调,公司及合并范围内子公司前期的证券投资系公司前期基于战略规划,长期持有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并非以短期买卖股票套利为目的。公司后续将逐步择机退出前期证券投资。
锂电退潮,电解液扩产项目终止
在抛出前述巨额理财计划的同时,江苏国泰还公告称,决定终止投资建设一项总投资额15.38亿元的锂电池电解液项目。
被终止的项目具体为江苏国泰子公司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德华荣”)的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该项目在2021年末经江苏国泰董事会审议通过,建设地点为宁德市龙安工业园区新征土地,预计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但直至目前尚未正式投入建设。
锂电池电解液是江苏国泰过去数十年间的重点产业之一。江苏国泰成立于1998年,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通过全资子公司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实现控股,公司主营纺织服装外贸业务,产品主要为纺织品服装、玩具等。2000年,江苏国泰成立了华荣化工,后者从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其后江苏国泰加码在电解液领域的布局,还扩展至波兰建厂。
2017年,江苏国泰设立江苏瑞泰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瑞泰新材”),将旗下包括华荣化工在内的化工新材料板块相关资产和业务进行整合,纳入瑞泰新材,后续启动分拆上市。2022年6月,瑞泰新材(301238.SZ)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在当年锂电产业高热背景下,原本计划募资12亿元的瑞泰新材获得资本市场看好,最终IPO募集资金净额33.88亿元,超募资金达21.88亿元。
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瑞泰新材为国内电解液头部企业之一,出货量近年保持在国内市场前四位。
不过锂电池产业在过去数年间经历了过热导致的产能失衡,包括电解液在内的各个环节供大于求。瑞泰新材的产能利用率直线下滑,由2022年的45.75%,降至今年上半年的12.41%。
江苏国泰在终止宁德项目的公告中提到,从行业层面来看,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产能扩张显著快于市场需求增长,产能阶段性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电解液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盈利空间受到大幅压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预计该项目产能难以消化,投资回报率大幅下降,难以实现原计划效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