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间,天康生物发布2025年8月份生猪销售简报,公司8月份销售生猪26.38万头,销量环比增长18.03%,同比增长10.15%,销售收入3.80亿元,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3.43%;2025年1-8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01.55万头,较去年同期增长8.24%,公司生猪销量显著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持续重视成本控制,日前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表示,公司通过持续的生产管理优化与精准饲喂策略,8月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12.6元/kg,其中自繁自养出栏肥猪成本已降至11.8元/kg,公司将继续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提升,致力于成本的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维持低位,据发改委8月下旬公布的数据,全国平均猪粮比价跌至6∶1以下,按照《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规定,进入三级预警区间。猪价下行周期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能够帮助猪企抵御这种周期性风险、平稳度过市场低谷。
天康生物表示,公司通过精细化养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强化疫病防控、加强饲料成本控制等措施进一步降本增效,并借助套期保值工具等应对市场价格波动,以此增强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根据公司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披露的数据,公司的生猪养殖成本逐步下降,2022年9月公司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7元/公斤左右,今年8月降至12.6元/kg,三年的时间降幅超过三成,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成本优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国生猪价格持续呈现较大波动,政策调控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推动行业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与以往相比,当前的猪周期展现出一些新特征,包括周期长度缩短、短期波动加剧以及产能韧性增强。
财信证券研报认为,由于价格波峰对应的盈利水平相较非瘟前明显降低,且高盈利窗口期可能缩短,即使暂不考虑成本变动因素,生猪养殖行业的整体盈利中枢也面临下移趋势。在此环境下,成本控制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盈利分化将主要源于成本差异,拥有持续领先成本优势的企业将在行业盈利中枢下移的过程中获得更强的盈利韧性和份额扩张潜力。
天康生物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自繁自养成本已降至12.55元/公斤,但受饲料部门放养业务中外购仔猪价格等因素影响,总成本下降幅度有所放缓。随着外购仔猪价格的下降,未来公司仍有较大的成本下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