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8 12:55:31 股吧网页版
A股回购月榜:市场持续上扬,上市公司回购节奏放缓;国内半导体IP龙头一天完成回购!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与上证指数持续走强相伴的是上市公司回购节奏的整体放缓。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统计发现,7月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的积极性继续下降,数量较6月直接腰斩;累计回购金额居前的公司回购速度继续保持低速运行;部分公司股价超出回购价格上限,可能会对后续回购推进形成一定压力。而正在实施回购的33家央企中,7月份共有12家公司实施了回购,目前各家公司回购进展不一。

7月回购预案数量环比腰斩,半导体IP龙头用时一天完成回购

  近段时间,A股整体走势较强,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的积极性继续下降。据同花顺数据统计,7月共有15家公司发布了回购股份预案公告,相比6月份的30家,数量直接腰斩。以回购公告数据为准,这15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约20.45亿元,仅为6月份回购金额上限59.27亿元的34.5%;其中超过1亿元(含)的有8家,占比53.33%。

  上述15家公司中,拟回购金额上限居前的公司有能特科技、神马电力、红塔证券和柳药集团等,拟回购金额上限分别为:5亿元、4亿元、2亿元、2亿元。相较前期,7月没有超10亿元以上的大额回购公司。

  其中能特科技拟回购金额和拟回购比例上限均最高,拟回购数量上限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达到4.3%。该公司7月3日发布本次回购预案公告,拟回购3亿~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4.7元/股,用于注销减资。截至7月底,已经累计回购1130万股,支付总金额4558.9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而这已经是本年度第二份回购方案了。今年2月,能特科技宣布拟回购3亿~5亿元,回购价格上限3.9元/股,也是用于注销减资。实际回购周期为3月5日至6月28日,累计回购5亿元,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96%,顶格完成回购计划。

  公司本年度之所以能持续发布大额回购方案,有良好的业绩表现做支撑。能特科技主营业务为医药中间体研发、生产、销售业务兼对维生素E研发、生产、销售业务的投资等。根据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能特科技预计盈利3.3亿~3.8亿元,同比增长480.15%~568.05%。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能特科技有限公司的维生素E及医药中间体业务经营情况保持良好,为公司带来利润不低于4.4亿元,进而推动公司2025年半年度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二级市场表现方面,能特科技本年度股价整体呈上涨趋势,截至8月7日,2025年以来涨幅接近60%。

  时空科技拟回购金额最低,只有300万~500万元,使用自有资金回购股票用于注销减资,回购时间则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1个月,时间也最短。时空科技2020年上市,当年实现盈利1.33亿元。但随后业绩开始亏损,2022~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断崖式下降,年度亏损额均超过2亿元。根据2025年半年度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500万元到-61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仍为亏损。公司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发布本次回购的初衷是什么呢?使用自有资金回购是否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时空科技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主要目的就是想通过回购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及提升公司价值。并表示,肯定是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才会去做回购的举措。

  国内半导体IP龙头芯原股份则回购神速,仅用时一天就宣布完成。7月15日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2300万~3000万元。7月22日开启首次回购,当天回购28.7万股,支付总金额2483.19万元,同步宣布回购方案实施完毕。

  回购用途上,有7家公司为注销减资,另外8家公司则为股权激励及/或员工持股计划。

牧原股份回购进度慢引投资者担忧,部分公司股价超出回购价格上限

  申万宏源研报表示,此前回购预案陆续落地。7月实施回购的交易共有143笔,交易金额约209.4亿元(仅统计在公开市场上以集中竞价进行回购的,下同),环比6月上升24%。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正在实施回购的公司中,约有443家公司发布了截至7月底的回购进展公告。这些公司中,累计回购金额居前的依然是:贵州茅台、徐工机械、牧原股份、海康威视和宁德时代等各行业龙头,回购金额分别为:53.01亿元、27亿元、21.6亿元、18.59亿元和15.51亿元;7月单月分别回购了9993.17万元、零元、4999.58万元、1022.91万元和零元。与6月回购节奏基本一致,整体看,7月份这些龙头公司的回购进度依旧较慢。贵州茅台此前宣布会按照60亿元上限顶格完成本次回购方案,目前还有约7亿元的回购金额待兑现,本次回购预计将于11月27日到期。

  牧原股份在经历两个月的零回购后,7月份终于再次行动起来,单月回购了约5000万元。不过该公司预计将于9月25日回购期满,只剩一个多月时间,目前累计回购21.6亿元,距离拟回购金额下限30亿元还有约8.4亿元。已有多位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牧原股份能否按时完成回购计划表示担忧。每经资本眼研究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牧原股份,询问后续回购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肯定会在有效期之内,按照之前定的方案完成的,这个不用担心。至于最终回购的金额,具体不好说,但肯定是在这个范围内。”

  截至7月底,上述公司中累计回购比例居前的公司有:广东明珠、科捷智能、华懋科技、京新药业和柘中股份,已回购比例分别为:6.64%、6.53%、6.42%、5.49%和5%。

  其中广东明珠本次拟回购金额1.5亿~2.365亿元,预计将于9月2日回购期满。截至7月底,已累计回购1.94亿元,超过本次拟回购金额下限。由于股价上涨,公司曾于1月7日公告将回购价格上限从4.3元/股上调至5.5元/股。但6月以来,公司股价持续在5.5元区间波动,有多个交易日股价超过回购价格上限,而公司在6月和7月已经连续两个月未实施回购了。

  每经资本眼研究员发现,近期股价上涨超过回购价格上限并非个案,上述累计回购比例居前的五家公司,近期股价或者超过回购价格上限,或者在回购价格上限区间上下波动,都有可能会对后续的回购推进形成一定的压力。在整体行情上扬的背景下,可以预见上市公司整体回购速度将有所放缓。

7月共12家央企实施回购,10家回购方案仍未正式启动

  上月,每经资本眼研究员跟踪了央企回购整体进展。7月份,新增红塔证券、太极集团和重药控股三家发行人企业性质为央企的公司发布了新的回购方案;另有33家央企正在实施回购,还有驰宏锌锗一家央企在7月宣布完成回购。

  上述33家正在实施回购的央企中,截至7月底,累计回购金额约51.24亿元,整体完成度约占拟回购金额下限(73.1亿元)的70.1%,整体回购进度较稳健。不过,这些公司中,7月份仅有12家央企实施了回购,单月回购金额合计约3.84亿元。

  上述33家公司中,目前距离回购期满时间最短的是辽港股份,预计将于9月23日到期,拟回购金额4.2亿~8.4亿元,用于注销减资。不过该公司截至6月底已回购5.45亿元,超过本次拟回购金额下限,也是央企中已回购比例占公司总股本最高的,累计回购比例约1.4%。

  虽然本次回购即将接近尾声,但投资者互动平台对于公司加大回购注销力度的呼声却不断。公司也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安排回购计划,并召开股东会对已完成的回购股份进行注销。

  另外,这些正在实施回购的央企中,有22家都是在4月掀起的回购热潮中陆续发布回购预案的,目前整体距离回购期满还有较长时间,各家公司的回购进度不一。有12家公司已经正式启动首次回购,其中中科星图截至5月底就已累计回购了4995.94万元,超过本次拟回购下限,而6月和7月两个月又是零回购。公司后续是否会按照本次上限6000万元继续回购呢?中科星图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需要关注公司后续公告,我们也不太清楚。

  还有10家央企目前未启动回购。其中中国交建拟回购金额最高,为5亿~10亿元,用于注销减资。本次回购方案在6月16日即通过股东大会审议,且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也已开立。为何迟迟没有正式启动呢?中国交建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有些手续还在办理中,我们也反馈了很多次了,投资者都比较关注这个事情,我们也给相关部门督促能加快进度。”

  免责声明:本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