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张良)“‘文具’与‘文创’虽只差一个字,但其意天差地别。文具更强调功能价值,而文创更讲究情绪价值。广博股份现在不仅是产品的制造者,更要用内容为产品注入灵魂,让消费者与广博股份的每一次交互都成为有温度的体验。”近日,广博股份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君平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广博股份成功突破了主营业务边界,在巩固办公、文教用品及常规文创产品优势的同时,积极向徽章(吧唧)、卡牌、毛绒等更具潜力的IP衍生品类拓展。公司正通过深耕内容创新与情绪价值,构建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寻求新的增长引擎。
以创新满足消费者精神消费需求
浙江宁波文具产业土壤丰沃,素有“中国文具之都”之美誉。在这块金字招牌上,广博股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在王君平看来,当前广博股份的发展正在经历从传统的文具产品向IP潮玩产品的转型。
在别人眼里品牌出海面临不少挑战,但对广博股份来说,出海则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广博股份积极关注并捕捉世界最新流行趋势,坚持将在外销方面的产品创意能力嫁接到内销市场,可以说在IP衍生品赛道上,广博股份已闯出独具特色的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广博股份不仅在国内宁波总部及杭州、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设计中心,还拥有涵盖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多领域的超百项各类专利,并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与国内外设计团队合作,不断激发产品创新活力。
在品牌战略布局上,除“广博”自有品牌外,广博股份精准定位不同消费场景与需求,陆续打造了“kinbor”“fizz飞兹”“papiest派乐时刻”“汐西酱”“广博文创”等多元子品牌。这些子品牌不仅覆盖传统文具赛道,更在文创及二次元领域持续发力,聚焦手账周边、二次元周边及潮流生活用品等细分品类,以差异化定位一站式满足办公、学生及文创潮玩精神消费需求。
作为国内文具用品龙头企业,广博股份持续稳健增长。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博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1.71亿元,同比增长2.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3.41万元,同比增长4.22%;实现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7826.15万元,同比增长7.13%。
IP衍生品与内容创新支撑未来增长
在国内消费持续迭代升级的浪潮下,IP衍生品市场展现出蓬勃的增长活力。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5年中国IP衍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28亿元,这为广博股份深耕国内IP衍生品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其实我们很早就已切入IP衍生品领域,这是我们与迪士尼合作的一些产品,这是韩国秘密花园的联名盲盒产品,这个盗墓笔记的地图用光照射就会出现‘龙脉’,像这本解谜书市场售价很高,关键它还是限量版。”王君平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一边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广博股份将大力发展IP衍生品业务作为公司核心战略,聚焦产品研发与设计环节,以精益求精的创作理念持续打磨产品力,全力打造兼具高品质、高颜值与高附加值的IP衍生品。
王君平认为,文创产品的精髓在于其提供的情绪价值和精神愉悦感,这区别于传统文具的功能属性。近年来,广博股份紧盯“二次元”经济的风口,成功切入文创产业中的“二次元”这一赛道,并持续挖掘在二次元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增长潜力。
“我们不仅仅做产品,更主要是在内容上下功夫。现在社会上有不少青年人热衷二次元,在二次元世界里,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舞台,找寻渴望得到的情绪价值。公司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的发展思路,从产品如何打造消费者情绪价值的角度,加强与这些二次元人群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打造更多差异化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下的精神消费需求。”王君平说。
据介绍,一方面,广博股份依托海外生产基地的产能支点优势,策略性调整业务布局,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与大型项目订单攻坚,持续激活销售开拓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公司坚守“客户至上”理念,通过构建高效响应机制精准捕捉客户需求,深度挖掘存量客户价值并推动其潜力焕新,实现客户资源的高质量转化。同时,公司通过多维布局强化全球市场渗透,借势国际展会平台逐步提升IP产品的海外认知度与影响力,系统推进IP衍生品外销市场的运营布局。
“广博股份在IP资源领域已构筑起一定的壁垒,IP矩阵不仅数量众多,更在多元覆盖、粉丝黏性与商业转化间形成高效闭环。未来,随着多元化IP矩阵的持续扩容,公司将进一步打通‘内容创作—IP孵化—产品开发’全链条,让IP资源从流量入口升级为品牌护城河,在IP潮玩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王君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