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共振钢价出现反弹
◎丁鹏记者霍星羽
传统消费淡季,钢价出现一波反弹。上海钢联数据显示,7月23日国内18mm螺纹钢、4.75mm热轧板卷、1mm冷轧板卷价格分别为3416元/吨、3490元/吨和3940元/吨,相较于年内低点分别上涨了7.8%、8.5%和6.9%。
期货市场的涨幅更为明显,螺纹钢主力合约7月23日下午收盘报3274元/吨,较6月3日年内最低价(2912元/吨)上涨12.4%。热卷主力合约同期收于3438元/吨,较年内低点上涨13.6%。A股市场上,多只钢铁股的股价也大幅上涨。
受访人士认为,“反内卷”政策预期、成本支撑等因素共同点燃了此轮钢市热情。
多因素助推钢材价格反弹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自6月26日价格触底反弹以来,国内螺纹钢价格走出一波强势上涨行情。7月22日,螺纹钢主力合约盘中一度涨至3335元/吨,创近4个月以来新高。7月23日,国内18mm螺纹钢价格为3416元/吨,相较于年内最低价3169元/吨,已上涨约7.8%。
钢厂纷纷调价。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一周,有17家钢厂调整了建材出厂价格,上调幅度在20元/吨到100元/吨不等。
连云港市市场价格监测显示,该市钢材价格自6月下旬以来呈现连续上涨的走势。7月23日,监测的45个品种综合平均价5495元/吨,较6月下旬(6月25日)上涨5.75%。
多名钢铁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钢材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受资产周期、政策预期、成本上升和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三钢闽光董事会秘书胡红林告诉记者,近日钢价上涨、钢铁板块走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宏观面上,上半年各项经济数据公布后,企业和居民的信心得到提振;政策方面,“反内卷”带来供给曲线左移、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随后,多个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号召“反内卷”。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7月18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河北钢贸商容岩珲对记者表示,“反内卷”政策预期下,市场对后市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行业向绿发展、碳约束增强等存在期待。众钢网分析师胡延国认为,在政策驱动下,治理产能过剩逻辑的强势回归对下半年国内钢材价格走势影响深远。
除政策预期外,胡红林认为,近期钢价上涨原因还包含:大宗商品前一段时间跌幅过大,有反弹需求;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对顺周期行业形成助推作用。
此外,原材料价格上涨也为钢价带来较强支撑。上海钢联智数产品研发部分析师甘遐勇表示,煤炭价格的持续反弹导致钢厂生产成本上升,推升钢价。
钢企效益已有明显好转
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的效益已有明显好转。据Mysteel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5日,有21家上市钢企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6家企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5家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柳钢股份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530%至641%,因公司通过强化“产供销运”整体协同,持续推进原料采购与工序创新降本;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产线与产品结构,加力开拓出口市场,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在复杂的行业形势下实现公司逆势向好、向优发展。
山东钢铁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利约9.81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1869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利约9.95亿元。
今年下半年,钢材需求和价格走势如何?
胡红林表示,钢铁行业与宏观经济紧密相关,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粗钢产量得到有效控制、供需关系有所改善,是下半年钢价继续上涨的前提。甘遐勇提出,目前地产与基建的投资开工量与规模都无法与前期相比,相应的钢材消费也很难重回2020至2021年的高度。同时,制造业用钢需求已处于相对饱和状态,国内增量有限,若后期出口下滑,该领域需求将再度承压。
孙辉则表示,下半年国内钢价存在阶段性上涨机会。9月、10月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旺季,有“金九银十”的美誉。若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对钢材的采购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市场信心或走强。另外,积极政策预期下,钢铁企业或进一步控产增效,现货报价也有上涨潜力。
市场信心增强玻璃价格上行
◎记者刘立
7月22日玻璃主力合约FG509收盘价为1249元/吨,日内涨幅9.08%。受此影响,23日玻璃现货价格为1207元/吨,上涨8元/吨。
据百川盈孚市场监测,7月23日,平板玻璃整体市场交易氛围积极,多数厂家价格大面积调涨,生产端出库情况较为顺利。总体来看,平板玻璃均价持续攀升。
对于本轮玻璃价格上涨,机构普遍认为主要由三个因素引起:一是前期市场自身的超跌;二是近期政策对供应端“反内卷”方向的指引;三是当下玻璃期货、现货市场的正反馈联动反应。
“‘反内卷’政策对玻璃行业会有长远和积极的影响。短期看,其提振了期货和现货的市场信心。长期看,它会促进行业企业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和落后产能的出清。”22日,总部位于全国玻璃生产基地河北沙河的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溥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政策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在成本端,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矿生产核查,影响煤炭供应格局,抬升煤制玻璃成本,强化了行业供给侧优化的逻辑。
“现在玻璃现货的价格主要跟着期货价格变动,尤其是期货价格上行的时候。”庞溥军告诉记者。
据机构监测,7月22日,国内5mm浮法玻璃市场稳中有涨。华北市场领涨,沙河地区大板价格普遍上调0.5元/重量箱—1.5元/重量箱,小板价格也有小幅跟涨;华东市场整体持稳,仅江苏地区个别厂家试探性调涨1元/重量箱,但局部区域受暴雨天气影响出货略有放缓;西南市场表现稳健,四川地区部分厂家报价上调1元/重量箱,整体出货情况较好。
截至2024年底,全国浮法玻璃生产线共计287条(剔除部分僵尸及搬迁产线),在产225条,日熔量共计15.8万吨。全国平板玻璃产量10.9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3.07%。A股公司旗滨集团、南玻A、金晶科技及港股公司信义玻璃等均为行业龙头。
“以前认为玻璃价格只受供需关系影响,现在看市场情绪也很重要。玻璃价格在1200元/吨时,成本较低的企业基本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庞溥军对记者表示,“如果玻璃行业可以整体处于微利状态,也就是说大约1/3企业盈利、1/3持平、1/3亏损,就可以促进行业调整,为企业产品转型创造缓冲空间。以我们企业为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向电子玻璃等品种调整结构。”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光伏作为本轮“反内卷”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光伏玻璃与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对应终端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包括窑炉生产特点、较长时间的普遍亏损以及龙头企业的部分重合。在政策传导预期和能源价格企稳走强的支撑下,玻璃期货盘面价格出现比较明显的上行,也在这个过程中带动光伏玻璃现货端情绪企稳好转,各区域厂家纷纷尝试调涨价格,期货和现货市场形成了正反馈联动。
中泰期货认为,“反内卷”政策预期在需求淡季期间将市场暂时拖离了螺旋下行的泥潭。下半年行业需求旺季临近,如果低供应的格局持续,或还有价格上行空间。
碳酸锂期现价格同步攀升
◎记者霍星羽
自6月下旬以来,碳酸锂期现货价格同步攀升,市场呈现显著反弹态势。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当前供需格局仍未扭转,但2025年锂盐供需缺口将持续收窄,“白色石油”基本面已现改善信号。
7月23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冲高回落,盘中最高触及74680元/吨,创2025年4月以来新高;尽管尾盘价格回调,但自6月23日起合约总体呈上涨趋势。现货市场同步跟涨,上海钢联数据显示,7月23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7.065万元/吨,相较于6月23日价格已上涨17.8%。
7月中旬,宜春市自然资源局下发通知,要求当地几家涉锂矿山企业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并在9月30日前完成报告编制。有业内人士认为,宜春打响了锂行业“反内卷”的第一枪。
7月17日,藏格矿业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钾肥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收到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责令立即停止锂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通知》,要求其立即停止违规开采行为并积极整改,完善锂资源合法手续,待锂资源手续合法合规后,向海西州盐湖管理局申请复产,经申请通过后方可复产。公司全资子公司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已按要求停产。
据悉,上述核心问题在于:其依托的察尔汗盐湖钾镁矿采矿权(西藏矿业全资子公司藏格钾肥持有)仅登记钾盐开采,未包含锂资源开采许可。锂矿开采合法合规化整治趋势已初现端倪。
另外,市场存在宁德时代锂云母矿采矿证8月9日到期的预期。自然资源部旗下全国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宁德时代旗下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的采矿许可证8月9日将到期,开采矿种为陶瓷土。据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官网信息,此前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陶瓷土(含锂)矿普查探矿权,出让机关为宜春市自然资源局。
而同样具有锂资源的大中矿业,其湖南临武鸡脚山锂矿项目采矿权证的申请工作则由自然资源部进行审核。有市场人士猜测,类似的锂矿,大中矿业的采矿权证由自然资源部审核,宁德时代的权证可能也无法继续在宜春进行审核。
2023年7月发布的《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也提到,自然资源部负责石油、烃类天然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放射性矿产、钨、稀土、锡、锑、钼、钴、锂、钾盐、晶质石墨的矿业权出让登记;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其他战略性矿产的矿业权出让登记,并落实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措施。
同时,藏格矿业子公司的采矿权由于仅仅登记钾盐开采、未登记锂资源开采被责令停产;宁德时代仅登记陶瓷土开采,后续能否按期继续开采也存疑。
供应端扰动不断。7月21日晚,江特电机发布公告披露,其全资下属公司宜春银锂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预计近日启动停产检修,涉及全部锂盐生产线,预计检修时长约26天。此外,市场上还有国内外其他矿山惜售、停产、减产的传闻。
需求端,瑞达期货分析称,目前下游仍以刚需消费为主,多数企业对高价锂的接受度较低,现货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库存方面,由于需求端仍较为疲软,虽然供给预期有所改善,但实际产业库存仍处高位并小幅累库。
对于基本面,有业内人士认为,预计2025年碳酸锂供需缺口缩小,2026年达到实质上的供需平衡,随后进入紧平衡和短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