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晚间,TCL中环(002129.SZ)发布业绩预报称,2025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0亿-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0.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41亿-4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4.89亿元。
不难看出,无论是净利润还是扣非净利润,亏损金额均有所扩大。
TCL中环表示,业绩变动原因:2025年上半年,全球光伏装机保持韧性增长,国内分布式市场迎来短期抢装潮,市场需求呈现阶段性旺盛。2025年5-6月,产业链需求逐步降温,叠加产业链各环节产能供需失衡,库存压力等因素影响,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受产品价格下跌及存货减值影响,TCL中环2025年上半年内经营业绩亏损。

来源:TCL中环公告
净利亏损,业绩承压显著
TCL中环作为中国光伏产业链的重要企业,近年来在技术、产能扩张和国际化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年,TCL中环达到业绩顶点,当年实现营业收入670.10亿元,同比增长63.02%,归母净利润68.19亿元,同比增长69.21%。
然而,光伏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近年来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TCL中环首当其冲。自2023年以来,TCL中环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持续下降。根据财报,2024年,TCL中环总营业收入284.19亿元,同比减少51.95%;实现归母净利润-98.18亿元,首次由盈转亏。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A股68家光伏设备企业,TCL中环以98.18亿元的亏损额居行业之首,也被冠之光伏行业“亏损王”。
步入2025年,TCL中环的业绩仍在持续恶化。2025年一季度,TCL中环总营业收入61.01亿元,同比减少38.58%;实现归母净利润-19.06亿元。如今,TCL中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40亿元-45亿元,亏损金额扩大。
事实上,2024年光伏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硅片、组件等主产业链环节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企业普遍面临盈利压力。TCL中环作为硅片龙头企业,其硅片业务占营收比重较大,受到价格战的冲击尤为明显。
以2024年业务数据来看,TCL中环主营收入为284.19亿元(-51.95%),其中新能源光伏行业收入占比80.20%,同比减少57.45%。其他硅材料行业收入占比16.49%,同比增长30.46%。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4.59%,净利率为-38.02%。
2024年,TCL中环硅片出货量达125.8GW,同比增长10.5%,硅片整体市占率为18.9%,继续保持行业第一。公司大尺寸硅片(210系列)出货量为60.4GW,显示公司在大尺寸硅片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但2024年,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8.3GW,未进入行业前十。
行业寒冬之下,TCL中环受价格下降影响。2024年,TCL中环的光伏硅片、组件收入分别为166.49亿元、58.11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8.58%、20.45%。其中,公司核心产品硅片毛利率为-20.53%,这表明公司“卖一片亏一片”。
光伏全产业链供需错配,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产业链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滑。产品转型缓慢,光伏电池组件业务板块相对竞争力不足,产品转型慢于市场需求,终端市场及区域集中,产销结构与规模不达预期。
行业遇冷,减值损失惨重
近年来,光伏行业发展迅猛,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大规模扩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片产能高达905GW,远超下游实际需求,平均产能利用率仅有65%。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供需严重错配,产品价格大幅下降。
以硅片为例,2024年硅片价格大幅下跌,主流规格硅片如210RN价格周环比跌幅达3.96%,210mmP型硅片的市场均价从2.3元/片一路下跌到仅剩1.7元/片,210mmN型硅片同期的下跌幅度更大,从2.7元/片下跌到仅1.65元/片,182mm硅片市场价格更从极低位的1.7元/片被压缩到仅1.1-1.25元/片。TCL中环作为硅片龙头企业,其主要营收来源于光伏硅片业务,占比约60%。
2024年,光伏全产业链供需错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TCL中环新能源光伏材料板块自二季度初出现毛利亏损,并加速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
一方面是光伏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TCL中环的库存量大幅提升。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TCL中环的库存压力巨大,公司光伏硅片库存量较2023年增加31.27%,主要系市场下行导致产品库存上升,这也增加了减值压力。
2024年,TCL中环进行了资产减值计提,合计计提近52亿元,主要涉及信用减值损失(4462.71万元)、存货跌价(-41845.09万元)、商誉减值(-91539.37万元)、固定资产减值(17076.70万元)等。
而在存货减值中,因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降,TCL中环2024年计提40.54亿元,影响利润-41845.09万元。
战略失策,海外业务亏损
在2024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TCL中环的管理层坦承,面对光伏行业下行周期,公司对市场竞争的严酷性预判不足。
近年来,TCL中环也在通过收并购来扩大规模,但是收购标的的业务表现也并不理想。
2024年8月30日,TCL中环实现控股Maxeon。彼时,TCL中环以1527.97万美元股权转让对价收购新加坡太阳能组件供应商MaxeonSolarTechnologies的控股权,以增强其全球竞争优势。
资料显示,Maxeon Solar主要设计、制造和销售Maxeon或SunPower品牌的太阳能组件。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和销售渠道优势,并在几大洲拥有光伏电站客户。
但受全球光伏产品供需错配及竞争加剧,叠加Maxeon经营模式及供应链布局转型调整慢于预期,及组件业务进入美国市场被退回等影响,Maxeon业绩大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TCL中环控股Maxeon,公司商誉增加约15亿元。因业绩不及预期,TCL中环进行商誉减值,对收购MaxeonSolar产生的商誉因行业调整计提9.15亿元。
此前,TCL中环子公司中环领先于2023年收购鑫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产生商誉11.80亿元。截至2024年末,TCL中环的账面商誉余额为20.36亿元。
而在公司亏损之下,TCL中环的资金压力也不小,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39亿元,同比减少45.20%。而在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融资筹集资金,2024年TCL中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02亿元,同比增加61.53%。
而在这背后,是TCL中环的偿付压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TCL中环的应付票据及应付款为159.1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性负债75.67亿元,仅这两项就已经高达234.81亿元,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的账面货币资金为101.75亿元,难以覆盖其资金需求。(《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