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邬霁霞见习记者王楠
7月11日,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得”)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亿元至3.1亿元,同比增长47.65%至63.4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5亿元至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达74.07%至90.14%。
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利得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良好,随着市场信心回暖、价格体系修复以及内部管理变革和降本增效的深入推进,工业丝与帘子布产品毛利均实现不同程度提升,带动整体盈利改善,特别是越南子公司产品销售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具体来看,近年来,海利得持续加快越南基地建设,提升本地化运营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响应速度。目前,公司拟推进越南纺丝二期及配套聚酯切片项目建设,计划新增年产10万吨差别化涤纶纤维长丝、2万吨差别化尼龙长丝及25万吨聚酯切片。该项目将在一期现有土地与配套基础上扩建,有助于公司优化全球供应链结构,提升海外基地在高端产品制造中的角色定位,强化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布局逻辑来看,越南基地具备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也有利于公司规避部分国际贸易风险。通过靠近终端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结合国内基地在高端研发和柔性制造方面的能力,海利得逐步建立起“国内+海外”的协同制造体系。与此同时,公司也在将国内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制造技术复制至海外,提升整体供应链效率。
在主营业务改善的同时,海利得也在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与高性能材料布局,向高附加值方向延展。公司明确未来产业重心聚焦于车用安全产品、广告材料与新材料三大领域,分别对应现有的车用丝、帘子布、灯箱布,以及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石塑地板等产品线。
为支持产业战略落地,海利得持续推进LCP、PPS等特种高性能纤维的中长期研发项目,强化在高端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果转化。公司采取“差异化战略与集中化战略”双轨并进,精准聚焦中高端客户需求,沿着三大产业战略方向,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相结合,推动横向规模扩展与纵向产业链延伸,加速实现从传统加工制造向科技型新材料企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行业技术壁垒和市场快速变化,海利得需加快高性能材料研发步伐,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市场响应速度,才能在新兴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保持竞争优势。
业绩说明会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海利得将重点推进涤纶工业长丝产能优化与技术改造,提升国内化纤业务设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快地板、涂层及塑胶材料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并推动高性能材料研究院的创新成果转化。聚苯硫醚(PPS)等新材料作为战略储备业务,预计将逐步贡献收益。公司将持续强化战略资源配置,推动业务稳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