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走访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安徽证监局持续深化“走基层、访企业、解难题”工作,以科技型企业为重点,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走访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8月底,已走访上市公司133家,覆盖率达78.29%,推动解决问题63项,有效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
坚持“科技打头、创新辐射”,通过走访和服务推动上市公司“含科量”提升。安徽证监局紧抓“科创”牛鼻子,联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走访、座谈、培训等系列活动,推动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安徽证监局主要负责同志带队走访,座谈调研了科大讯飞、晶合集成、埃夫特、芯动联科等10余家科技型上市公司,详细了解公司核心技术及发展趋势,全面掌握公司面临的困难和风险,认真研究资本市场推动企业发展路径;安徽省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江淮科创沙龙”座谈会,邀请多名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代表畅谈创新体会,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深度沟通平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堵点卡点,架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沟通合作的桥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安徽证监局联合交易所开展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介会等系列培训,联合安徽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金融赋能科技创新行动方案,以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落脚点,凝聚合力推动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坚持“靶向发力、破题探路”,通过走访和服务推动上市公司“纾困解难”。走访前,全面梳理公司经营财务状况、资本运作、日常监管等情况,收集公司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相关诉求,制作公司监管画像,提高走访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走访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逐个建立工作台账,深化“问题清单—责任分解—跟踪督办”闭环机制,分类施策解决企业困难。在收集的118条问题中,主要类型为生产经营24条、产业政策15条、项目审批10条、其他55条。对于生产经营压力等共性问题,联合安徽省委金融办、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国资委等部门共商解决方案;对于个性复杂问题,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定期跟踪反馈,力争走访“一批”公司、解决“一类”问题、带动“一方”发展。
坚持“政策赋能、监管有方”,通过走访和服务推动上市公司运用资本市场赋能发展。将走访工作与监管服务有机结合,既提供专业指导,又传达监管要求。一方面,在走访中开展“支持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宣讲,推动上市公司在立足产业实际、尊重市场规律和企业意愿的前提下,严格落实市值管理要求,积极利用并购重组、分红回购等资本市场工具,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在走访中宣讲上市公司监管形势,提升“关键少数”合规意识,树立自觉远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的底线思维,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安徽辖区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328家次,实施分红总额700.24亿元,其中年度分红262家次,分红607.15亿元,中期分红66家次,分红93.09亿元;79家次公司回购金额合计74.06亿元;获批回购增持再贷款31家次,金额上限合计38.93亿元;“并购六条”出台以来,辖区共11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已公告的交易金额约332.84亿元,包括6家重大资产重组,2单“A控A”案例。
安徽证监局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完善“央地有协同、部门有联动、诉求有回应、成效有提升”的上市公司走访机制,结合辖区市场发展特点、特色,强化上下沟通、内外协作,实现上市公司走访全覆盖,着力形成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