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20:06:00 股吧网页版
前三季度逾三成房企营收净利双增:一边穿越周期 一边修复业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随着三季报披露收官,上市房企业绩数据已悉数出炉。在楼市调整期,房企的业绩也普遍处于调整阶段,缩表仍是主流,但也有部分房企出业绩逆势增长。

  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77家A股上市房企的营业收入总规模约为9733亿元,逼近万亿大关,但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港股上市房企中,亦有不少处于尚待扭亏的状态。

  同期,也有一些房企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其中既有滨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也不乏中交地产、荣丰控股等“披星戴帽”的中小房企。

  总体来看,楼市调整期的压力正体现在房企业绩上。在缩表与转型的背景下,房企的业绩波动成为近段时间的常态。有机构指出,随着稳销售、稳资金等政策持续落地,房地产市场有望企稳,房企业绩也将迎来继续修复的机会。

  随着新房市场整体规模下降以及传统开发业务的利润被压缩,房企的营收、利润双双下滑成为近几年的常态。其中,当前房企普遍处于去库存周期,过去几年的市场高点获取的地块,如今仍在消化阶段,这也使得房企的利润进一步受到压缩。

  中泰地产指出,上市房企利润缩水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结算项目毛利率下滑;净利润率为负;合作开发导致少数股东损益占比提高。

  据该机构统计,今年前三季度,A股房地产板块整体销售净利润率为-5.57%,较去年同期下降4.38个百分点。在此背景下,上市房企现金流状况继续承压,短期偿债压力同样存在。

  但仍有一些房企取得了不错的业绩。77家上市房企中,前三季度共有43家实现盈利,占比过半。同期,25家上市房企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占比超过3成。

  今年前三季度,滨江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5.13亿元,同比增长60.64%;归母净利润23.94亿元,同比增长46.6%,成为表现最好的头部房企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杭州市场表现亮眼,随着杭州市主城区放开限价政策,房企的利润空间进一步拓展,深耕杭州的滨江也成为受益者。

  还有一些企业的业绩增长来自于资产重组。

  今年前三季度,*ST中地(中交地产)的营收规模达到142.93亿元,同比增长16.48%;实现净利润48.27亿元,扭亏为盈,同比增长424.13%。

  中交地产是中交集团旗下的上市房地产企业,前些年一度快速扩张。但随着楼市进入调整期,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今年4月,因资不抵债,中交地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中地”。

  6月,*ST中地发布公告称,拟以1元的对价整体剥离地产开发业务的相关资产及负债,接盘方为母公司中交房地产集团。据悉,这笔交易为* ST中地带来64.89亿元的资产置出相关收益,直接拉动了业绩表现。

  房企业绩波动的背后,在于楼市仍处于调整期。

  今年以来,高层多次针对房地产作出政策表态,并释放积极信号。地方层面,稳楼市政策继续出台。这些政策逐渐向区级行政单位下沉,“因区施策”的局面开始形成。同时,除短期措施外,一些着眼中长期的制度建设也在推进。

  在市场表现上,虽然局部市场有亮点,但销售、投资、融资等指标仍有波动,整体市场尚未进入上升通道。

  本月中旬,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解读10月房地产数据时指出,“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在此背景下,房企要维持业绩稳定,无疑困难重重。

  北京某央企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已经在架构优化、成本压缩、销售赋能等方面做到了极致,但对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只能被动把握。

  好消息是,从年度财务结算周期来看,房企仍有修复报表的机会。

  该人士指出,年末通常是业绩冲刺期,不少开发商已经作出部署,如准备货源,召开动员会,推出激励机制等。作为主要的业绩贡献时段,四季度开发商的业绩仍有跃升的可能。

  从政策和市场层面看,积极信号也值得关注。付凌晖指出,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政策成效仍在继续显现,主要体现为: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商品房去库存持续推进;房企资金状况有所改善。

  中指研究院指出,从全国市场来看,结合新开工及近两年土地成交面积整体明显缩量,更多城市新项目供应或较为有限,市场多以去化存量楼盘为主,市场分化行情或将延续。

  该机构还表示,考虑到上半年多家头部房企获取了较多核心城市优质地块,而“拿地-开工-预售”通常需要半年左右,意味着这些地块有望在四季度逐步入市,优质供给增加预计将带动核心城市销售保持稳定,房企也将借此迎来修复业绩的机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