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8月18日—22日)A股大盘稳健上扬,股指再创新高。上证指数全周上涨3.49%,收报3825.76点,续创10年新高;深证成指涨4.57%,创业板指涨5.85%。
盘面上,本周申万一级行业均实现正收益,其中电子、计算机、美容护理等行业涨幅居前,都在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截至8月22日收盘,电子板块A股市值达到11.54万亿元,首次超过银行板块,继续创出历史新高。主题题材方面,服务器、GPU、光模块(CPO)、稀土等题材表现活跃。
伴随着半年报集中披露,本周机构调研热情升温。截至8月22日19时,共有169家上市公司披露投资者调研纪要。从赚钱效应看,超七成机构调研个股实现正收益。周内涨幅最高的机构调研个股为天融信,累计涨幅为27.19%,周内实现2连板;伟测科技、剑桥科技、若羽臣等个股涨幅也超20%;上海家化、天山股份周内均实现涨停。
热门调研标的方面,德赛西威、水晶光电、开立医疗、云天化、若羽臣、吉比特等16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其中德赛西威和水晶光电周内迎来超200家机构调研,开立医疗、云天化、若羽臣接受超160家机构调研。
智能座舱重点公司德赛西威本周接待228家机构。根据该公司周内披露的半年报,2025年上半年,德赛西威实现营业总收入146.44亿元,同比增长25.25%;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45.82%。
德赛西威在调研中介绍,上半年其获取的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营收和新订单获取规模的提升,得益于该公司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业务大增,其中智能座舱域控产品、辅助驾驶域控产品和显示模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高价值量、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新法规对智能驾驶提出更高要求,机构问及政策趋严对产业和公司智能驾驶业务未来发展的影响。
从新规要求来看,其核心目的有三点,第一,要求教育用户不能把生命安全交给辅助系统,让用户清楚了解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第二,要求厂商避免误导性宣传;第三,提高对辅助驾驶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新法规强标要求智驾能处理复杂的特殊场景,让辅助驾驶从能用变成更安全好用。
德赛西威高管指出,新法规有助于产业智能化的健康发展,对算力、算法和传感器提出更高要求,德赛西威参与新国标制定并支持严格标准,将通过规模化、高性能、安全体系保障三个维度来应对新规要求,相关产品方案已进入开发或量产阶段。
光学重点公司水晶光电本周迎来224家机构线上调研。周内,水晶光电发布治理层面调整公告,其创始人林敏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原董事、副总经理李夏云正式接任水晶光电董事长。不过林敏仍担任该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同时,担任公司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
问答交流环节中,机构就管理层调整原因、新董事长上任目标、“十五五”战略背景与落地计划、大客户项目进展等事项提问。创始人林敏回应称,管理层调整是代际传承的第一步,将通过“内培外引”打造团队。此次卸任董事长并非退休,而是更聚焦核心工作。本次调整是为了匹配水晶光电2030年战略目标,推动管理层国际化转型。
李夏云在交流会上表示,接任董事长一职后,将聚焦五大工作重点:一是主导水晶光电未来5年“十五五”战略的重大战略布局和项目落地;二是统筹全球化“双循环”布局及重大项目落地;三是构建全球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核心团队;四是推动组织变革与体系建设;五是支撑经营目标达成,驱动价值创造。
水晶光电在调研中还指出,目前大客户项目进展良好,合作模式向ODM进化,自去年10月至今,林敏与李夏云先后5次奔赴北美,重点推进以北美大客户为核心的客户群构建工作。预计该公司与北美大客户核心战略伙伴关系,在未来5年会更加深入和紧密。
上周被机构集中调研的国产内镜企业,本周继续被重点关注。开立医疗是国产内镜代表之一,本周接待185家投资者。根据半年报,开立医疗上半年毛利率有所下滑,机构重点问及原因。公司回应表示,因外科、IVUS等新产品线占比提升,对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上半年在部分集采项目大幅降价的背景下,该公司业务毛利率整体仍呈现稳健态势。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新产品产量的稳步提升,开立医疗毛利率有望止跌回稳。
机构还问询了超声AI技术与内镜AI布局的进展。开立医疗高管表示,公司内镜AI技术研发在硬件基础与系统集成、AI功能实现与临床反馈已有突破,未来将重点发展疾病分型、扁平病变等复杂诊断功能。
“AI功能虽目前难以直接向医院收费,医院也不能直接向患者收费,但能显著提升产品临床价值与设备竞争力,短期内可促进设备销售,长期看将成为必备功能。”开立医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