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遥望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这份预告并非简单的业绩下滑信号,而是直播电商行业深度调整期下,头部玩家主动调整、进行战略聚焦的阶段性阵痛体现。
在流量获客成本持续优化、达人直播模式调整的行业环境下,遥望科技正大刀阔斧推进“关停并转”,果断剥离非核心低效业务,将资源全力押注于直播电商核心能力的提效与创新增长引擎的构建——一方面,通过优化人力结构、部署自研AI工具“V5chat”重塑运营效率,深挖人效潜能;另一方面,依托供应链深耕与IP势能,其孵化的自有品牌“朵薇”在短短45天内创下1.25亿销售佳绩,成功开辟了“制造直连消费”的第二增长曲线,为中国制造的品牌化转型提供了新范式。
这场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的主动变革,虽带来短期亏损,却为行业下半场的竞争积蓄了关键动能。
直面阵痛,战略聚焦
直播电商行业已告别高速粗放增长阶段,进入深度调整期。核心挑战在于:流量成本持续攀升。平台流量分配机制调整导致商家获客效率下降,抖音电商广告收入突破4000亿元的同时,商家投流ROI从2023年的1:4.2下滑至1:3.5,部分美妆品类CPM(每千次展示成本)较两年前上涨超40%。依赖流量驱动的传统增长模式面临瓶颈。
与此同时,品牌自播的强势崛起正重塑行业格局。数据显示,抖音店播GMV占比已达41%,首次超过达人直播的38%。超过16.2万商家通过店播实现百万级销售额。这一趋势直接挤压了依赖达人直播的传统MCN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对此,直播电商企业纷纷转向战略聚焦与效率提升。遥望科技近期推进的“关停并转”策略,即是对此的回应。该策略核心在于:收缩非核心、低效或投入产出失衡的孵化类项目。在行业扩张期,不少企业曾广泛布局此类项目,但部分因盈利模式不清、与主业协同弱,逐渐成为资源消耗点。遥望科技选择终止此类项目,将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管理精力)重新集中配置到持续盈利的直播电商核心业务与商业化能力建设上。
这种战略聚焦并非简单的“砍业务”,而是一套系统性的资源重置方案。人员回流核心业务板块,意味着将最优质的人力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环节,这与行业头部玩家普遍推行的“人效提升”策略不谋而合。当前直播电商行业人效差距悬殊,头部团队与中小商家的运营效率相差3倍-5倍,优化人力结构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同时,部分孵化项目探索的员工创业承包模式,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通过利益绑定激发了项目活力。
实际上,遥望科技的这场结构性调整,其实是直播电商企业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的必然选择,也与大型上市平台企业的战略聚焦趋势相呼应。近年来,从阿里巴巴持续优化整合大文娱等非核心板块,到京东不断调整国际业务布局、聚焦核心零售与供应链能力,头部平台型企业都在做“减法”以强化主业竞争力。遥望科技这场始于年初的调整已持续一季,预计三季度完成后,冗余消耗的剥离将让核心业务引擎获得更充沛的动能,这种方式的调整虽然短期阵痛明显,但从长远看,却为企业在行业下半场的竞争积蓄了力量。
结构优化见效,AI加持人效再进阶
当前,直播电商行业的高速增长正面临严峻的效率挑战。前端流量成本持续攀升,后端供应链响应滞后、库存周转效率低下等问题相互交织,不断压缩着行业整体利润空间。第三方数据显示,行业内单个项目从立项到落地的平均周转周期长达28天(头部企业可压缩至12天内),核心审批流程的平均耗时中位数高达72小时(高效团队能控制在24小时内),效率落差显著。
这种效率差距的核心,在于传统运营模式的人力结构失衡与技术应用不足。大量人力(约70%)被束缚在重复性、低价值的工作中,如基础客服应答、内容机械生成、数据简单整理等,用于策略制定、创意输出等高价值活动的精力不足30%。在平台算法快速迭代、消费者需求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依赖人海战术的粗放模式必然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面对这一共性难题,优化人力结构、强化前台力量,已成为遥望科技的重要发力方向。前台人员(对接主播、品牌与消费者)是价值创造的关键节点。提高其占比,本质在于减少组织层级、缩短决策链路,推动资源向业务一线聚焦。
人力优化是基础,技术的深度应用才是效率跃升的关键驱动力。遥望科技即将全面部署的专属AI工具“V5chat”,旨在对直播电商运营全链路进行数字化重构,直击“重运营、高重复”的痛点:基于历史销售与实时趋势数据生成智能采购建议,目标将库存周转天数从行业平均的45天缩短至30天以内;根据主播风格与粉丝画像批量生成带货脚本,单场直播内容筹备效率预计提升3倍;智能问答系统处理80%常规咨询,释放人工客服精力专注于复杂投诉与深度需求挖掘。
相较于市面上通用型AI智能体而言,“V5chat”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专属化设计与深度业务融合。据此前相关消息透露,V5chat在多数场景下还能够主动推进任务的进行,用机器替代人解决工作内容,具有项目及企业管理的实践性意义。“V5chat”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专属化设计与深度业务融合。它基于遥望科技多年直播电商运营经验(尤其是明星主播矩阵)深度定制。例如,针对贾乃亮等头部主播的特定粉丝群体,能生成更精准的产品组合方案。
而第三季度的全面落地,或将引发组织效率的“乘数效应”:前台人员从机械执行中解放,转向策略制定与资源整合;中台通过AI数据分析,实现供应链与流量的动态匹配;后台则聚焦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最终全员形成“人机协同”的新工作范式。
朵薇亮剑,引领中国制造迈向品牌新纪元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多处于附加值较低的代工环节。以快消品领域为例,我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生产产能和技术工艺,却常常为海外品牌做嫁衣,大量利润被品牌方和渠道商截留。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知也多停留在“性价比”层面,缺乏对品牌的深度信任。
这种“制造强、品牌弱”的格局,既制约着行业利润空间的提升,也让中国企业难以在全球竞争中掌握话语权。而随着消费升级与国货意识的觉醒,市场对兼具品质与信任度的本土品牌需求日益旺盛,这为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提供了破局机遇。
朵薇的出现,正是对这一行业痛点的精准突破。自5月18日首发至7月11日,仅45天总销量突破约1.25亿的成绩,背后是一套“IP赋能+供应链深耕+信任重构”的全新经营模式在发力。“透明工厂”理念打破了传统消费品生产的信息壁垒,将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品控标准等环节全方位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这种“可视化信任”让中国制造的品质优势从幕后走向台前。而“100%自建产能”的战略,则摆脱了传统代工模式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生产标准制定到产品迭代的全链条自主掌控,为品牌建立起难以复制的品质护城河。
这套模式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打通了“制造端”与“消费端”的价值闭环。遥望科技通过深度绑定优质ODM工厂,将分散的制造资源整合为敏捷型品牌共同体——工厂从传统代工角色升级为品牌共建伙伴,直接参与产品研发与市场响应。这一变革彻底颠覆了传统链条中“工厂→品牌方→渠道商→消费者”的多层割裂模式。依托遥望科技的IP生态,朵薇将明星流量、直播大数据与工厂产能直连,实现消费者需求分钟级反哺生产端。
从行业视角来看,朵薇模式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型提供了全新思路。当前,已有不少领域的制造企业开始探索类似路径:家电行业的头部代工厂推出自有品牌,依托技术积累抢占高端市场;服饰行业的ODM企业通过直播电商直接触达消费者,缩短品牌培育周期。而遥望科技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成熟的IP运营能力、庞大的直播流量池以及供应链整合经验,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赋能,降低品牌转型的门槛与风险。
结语
实际上,半年报预亏,正是遥望科技在转型深水区撕开突破口时必然要承受短期压力。果断剥离低效业务、押注核心优势领域、以AI重构效能、并强势孵化出“朵薇”这一现象级新品牌——清晰的战略路径证明,遥望科技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姿态,在陡峭的转型坡路上硬闯硬拼。
战略聚焦的实效、组织效率的提升,尤其是第二增长曲线的猛烈爆发,已经勾勒出三季度作为公司业绩与市场信心拐点的硬核底气。当的阵痛结束、“新枝破土”的动能成型,遥望科技的长远增长空间,它早已在这场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突围中,打出了一片开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