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倪铭娅)7月18日晚间,顺丰控股发布6月经营数据简报显示,6月顺丰控股速运业务持续增长,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稳步回升,合计营收达到262.54亿元,同比增长13.43%。
在行业保持景气的背景下,顺丰控股的发展势头表现突出,速运物流板块已经连续第5个月超过行业增速。数据显示,6月,顺丰速运物流业务量达到14.6亿票,同比增加31.77%,速运物流业务营收达到199.62亿元,同比增加14.24%;顺丰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稳步回升,营收达到62.92亿元,同比增加10.93%。
业内人士分析,定位于综合物流服务商,顺丰正通过激活经营,紧随客户与行业需求,向行业及场景解决方案转型,在助力企业出海等领域持续突破,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正在经营数据中不断被印证。
顺丰通过超十年的努力,从简单的生鲜运输、到开发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不断投入科技力量保证品质、压缩运输时效、控制运输成本、制定运输标准和开发储运技术等组合拳来帮助各类农产品、生鲜品拓展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
值得关注的是,7月4日,顺丰控股完成7000万股H股配售,募资净额约29.33亿港元,同步发行29.5亿港元可转债。这一操作既为国际业务扩张补充资金,也扩大了H股流通盘,改善了流动性,被视作“打开外资配置空间”的关键。
从机构动向来看,国际资本对顺丰H股的布局呈现出明显的“共识性”。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等头部外资机构在配售前后密集加仓,仅摩根士丹利就在6月26日单日增持1122.74万股,外资机构的集体行动形成了强烈的“增持共识”。
资本运作带来的流动性改善与业绩层面的盈利韧性,也为外资增持提供了底气。美银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顺丰的业务增长足以抵消股权稀释影响”,并上调其A股目标价。在机构看来,顺丰作为“中国物流全球化”的核心标的,其稀缺性价值正被国际资本重新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