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9 22:57:30 股吧网页版
WAIC|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AI嗅觉识别将补足具身智能的“五感”
来源:中国经营报

  “人工智能(AI)的热度确实非常高,不论是整个展览场馆,还是我们的展台,观众非常多,这表明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汉王科技(002362.SZ)总裁朱德永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道。

  在本届WAIC上,汉王科技对外展示了其“五感”人工智能体系,覆盖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语言的多模态融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仿生扑翼机器人(即“机器鸟”)、安防巡检四足机器人(即“机器狗”)。值得一提的是,汉王科技首次公开展示了其AI Nose嗅觉分析仪,旨在补足具身智能感知系统长期缺失的“嗅觉”感知系统。

  针对嗅觉感知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仿生机器人的市场现状及增长空间,朱德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一做出了回应。

  《中国经营报》:嗅觉识别在行业内鲜少被提及,汉王为什么要做嗅觉实验室?

  朱德永:汉王早在2017年就开始投入建设嗅觉实验室,可以说是真正的原创,也将成为汉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一个特色。它并非从业内常见的成分分析入手,而是探索人类和动物对特定气味的反应模式。我们仿造人的嗅觉受体蛋白,将嗅觉感知数字化,实现了嗅觉识别。嗅觉和味觉的原理相近,味觉内容同样可以数字化。

  本次WAIC期间,我们展示了嗅觉识别的技术、产品及应用场景。以机器狗为例,市场上既有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个机械装置,通过AI算法完成一些任务。与之不同的是,汉王拥有嗅觉识别技术,未来会在机器狗上装电子鼻,代替警犬出现在识别毒品、炸药等安防场景,同时根据犯罪分子留下的气味线索进行比对。

  《中国经营报》:汉王的四足机器人进展如何?

  朱德永:今年年底会推出商业化的产品,主要面向的应用场景是巡检安防领域。

  《中国经营报》:这次展示的五款大小不同的仿生鸟关注度很高,汉王做仿生鸟的背后考量是什么?

  朱德永:我们基于对人工智能发展脉络的认知,从事人工智能 30 多年,涉及手眼、文字、人脸、视频、嗅觉、皮肤触控感知等识别,接下来将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起初做语音理解和模型,接着做视频和语音大模型,需将二者集成,而具身智能就是这个载体,且其中的仿生智能很重要。

  我们身处生物界,生物是大自然发展的结果,各有特色。未来,人类将转向智能化和人工智能,不再依赖劳动,需求会转向情感和自身愉悦的满足。但人较难与机器建立直接的情感链接,基于此,我们认为仿生智能是未来具身智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下人形机器人很火,仿人智能难度高,而人类进化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所以我们从鸟类入手,先做针对孩子的民用产品,后转向成年人市场,推出连接自然、具娱乐性的大型鸟类产品。

  2022年我们承担国家级课题,2024年产品陆续推出并获国家级媒体报道,在基层应用中也获使用单位认可。截至目前,汉王的仿生智能飞行机器鸟产品布局的重点方向集中在消费娱乐、教育培训和行业场景,累计出货量达几十万只,是全球最大的商用仿生鸟产品公司。

  《中国经营报》:仿生机器人的关键技术挑战是什么?

  朱德永:确实有几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是感知系统,要保障它能够飞上去,看得见。此次推出的嗅觉识别技术会逐步应用到各类仿生机器人身上。第二个难点在于能够自主判断自主学习的过程。

  《中国经营报》:仿生机器人的未来增长空间在哪里?

  朱德永:刚才我们讨论仿生机器人的逻辑。第一个可能是工程学上的仿造。他可能会效率高一些。它是经过物竞天择慢慢进化过来的,所以某些东西可能处于这个领域。它可能是效率最高的。

  人类能够与生物建立情感连接,但很难与机器产生情感连接。我认为仿生智能非常重要。

  不同的生物按照刚才讲的逻辑。它有两个用途,第一个是功能用途。第二个是情感上的需求满足。人类可能只有70亿,机器人未来可能是几百亿,一个人可能有几个机器人。

  《中国经营报》:仿生鸟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方面,哪些地区的需求量会比较集中?

  朱德永:我们的出货量中,欧美地区的出货量较大。他们主要是用来娱乐,还有教育领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