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21 18:09:50 股吧网页版
“家纺第一股”收警示函!梦洁股份业绩下滑、资金迷局与危机重重
来源:理财周刊-财事汇

K图 002397_0

  2025年10月20日,湖南证监局的一纸文书将“家纺第一股”梦洁股份(002397.SZ)再度推向舆论风口。

  监管发出的警示函明确指出,梦洁股份存在收入成本跨期确认、违规资金拆借等多项问题,公司被采取责令改正措施,董事长姜天武、总经理涂云华、财务总监李云龙三名核心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这纸警示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这家拥有超40年历史的企业在业绩下滑、战略摇摆与内部治理混乱中积弊的集中爆发。从2010年上市时的意气风发,到如今营收腰斩、内斗不止,梦洁股份的迷失之路,折射出传统家纺企业在时代变局中的集体困境。

  业绩迷局:营收腰斩与盈利幻象

  警示函揭示的财务违规,恰似撕开了梦洁股份业绩报表的“遮羞布”。

  监管查明,2022至2024年间,公司直营专柜及子公司直销业务存在收入成本跨期确认情形,销售返利与职工薪酬也存在跨期处理问题。

  这种财务操作的背后,是公司业绩持续恶化的现实压力。

  回溯历史数据,梦洁股份的业绩曲线呈现出明显的“过山车”轨迹。2019年是其巅峰时刻,营收达到26.04亿元,归母净利润8539万元,创下上市以来最佳业绩。但盛极而衰的剧本迅速上演,2021年归母净利润骤降至-1.58亿元,2022年更是扩大至-4.48亿元,两年累计亏损超6亿元,相当于2010~2019年十年盈利总和的1.5倍。

  2023年公司看似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2241万元,但这种复苏更像是“假性反弹”。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20.48%至17.15亿元,较2019年峰值缩水34.1%,仅相当于2010年上市初期的两倍水平,而同期同行罗莱生活营收已突破40亿元大关。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更显诡异:营收7.34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增长26.27%至2541.5万元,形成“增利不增收”的局面。

  与同行相比,梦洁股份的差距正持续拉大。从营收规模看,2024年梦洁股份17.15亿元的营收,不足罗莱生活的40%、水星家纺的50%,曾经的“家纺三巨头”格局已彻底失衡。

  家纺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2024年国内家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仅2.1%,而头部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梦洁股份的高端化定位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反而因价格偏高失去大众市场,而在高端市场又面临国际品牌挤压。

  从产品结构看,公司套件、被芯、枕芯等核心品类2025年上半年营收全线下滑,新业务拓展几乎空白,产品迭代速度远落后于罗莱生活等同行。渠道方面,线上线下双线萎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扭转,直营门店店效腰斩更是敲响了终端危机的警钟。

  战略摇摆:从互联网+到新能源的迷途

  业绩滑坡的背后,是梦洁股份近十年来的战略迷失。作为传统家纺企业,其曾最早嗅到互联网浪潮的气息,却最终在多次转型中错失先机。

  2015年,公司率先提出“互联网+CPSD战略”,宣称要布局电商、微商等新兴渠道,当年新兴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0%。但这种转型更停留在口号层面,直到2019年,线上收入占比仍仅15%左右,远低于同行水平。2020年借助与主播薇娅的合作,线上收入一度突破4.31亿元,占比提升至19.43%,但随着直播带货监管趋严及头部主播风波,这一增长引擎迅速熄火。

  2021至2023年,公司线上收入连续下滑,从5.84亿元降至5.03亿元,占比在23%左右徘徊,而富安娜同期线上占比已接近40%。线上渠道的乏力直接拖累整体业绩,2024年上半年,梦洁线上营收同比降幅超30%,成为营收下滑的主要推手。

  线下渠道的收缩同样触目惊心。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关闭直营及加盟门店113家,直营门店平均店效从2024年末的303.06万元骤降至141.30万元,近乎腰斩。截至2025年6月末,直营门店总面积38966平方米,较上年同期减少近千平方米,曾经引以为傲的线下终端网络正加速瓦解。

  更令人费解的是2023年的“跨界突袭”。随着金森新能源入主,梦洁股份一度传出要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消息,公司董事会也因此重组为两大阵营。但这场跨界转型最终沦为闹剧:金森新能源因信息披露虚假被监管警示,其提名的董事仅剩陈洁一人留守,新能源业务更是毫无进展,反而让公司陷入长达两年的内耗。

  战略频繁切换导致资源严重错配。2019~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累计达28.77亿元,管理费用从6382万元增至1.28亿元,四年间增长101%,但这些投入并未转化为营收增长动力,反而因费用率攀升侵蚀利润——2022年销售费用率达39.69%,较2019年提升12.3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则从2.45%升至6.3%。

  随后,公司2024年的销售费用约为4.60亿元,比2023年下降约26.9%。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费用约为1.72亿元,相较于2024年全年大幅下降,反映公司在费用控制方面的持续压缩。

  治理乱象:6337万拆借与八年异议

  湖南证监局警示函中披露的另一项违规事实,更暴露了梦洁股份内部治理的严重缺陷:子公司福建大方睡眠科技通过往来款方式向叶某峰提供财务资助,截至2025年9月末,拆借余额仍高达6337.63万元,且公司“怠于追偿”。

  这起违规拆借并非首次曝光。早在2022年,公司就因子公司向叶艺峰(即警示函中的叶某峰)提供6600万元财务资助未披露而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令人震惊的是,截至2025年9月,这笔资金仅收回265.1万元,回收率不足4%,且公司未采取有效追偿措施。对此,董事陈洁已连续三年提出质疑,直指此事“涉嫌职务侵占”,并恳请监管彻查。

  资金拆借乱象只是公司治理失效的冰山一角。2023年以来,陈洁已连续8次对公司财报投出反对票或弃权票,成为资本市场罕见的“异议专业户”。在2025年半年报异议中,她直指“公司多次未经全体董事同意擅自改发报告,治理结构形同虚设”,并披露半年报最终版本与此前提交董事的版本存在差异,公司未做任何说明便要求签字确认。

  更严重的是,公司已陷入“无实控人”的治理真空。2025年公告显示,因《表决权委托和放弃协议》到期解除,梦洁股份正式失去实际控制人。而在此之前,以姜天武为核心的原管理团队与金森新能源提名董事已陷入长期内斗,11个董事席位曾分裂为5:6的对立阵营,导致战略决策难以落地,改革举措屡屡夭折。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3年11月,金森新能源被湖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其持有的7700万股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且在整改完成前不得行使表决权。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刘必安因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立案侦查,导致金森新能源陷入“失控”状态。

  内部治理的混乱直接传导至市场层面。2025年10月,公司董秘李军在警示函披露前夕,以3.61~3.67元/股的价格减持200万股,套现约728万元。这种“敏感期减持”行为引发市场对公司内部人士信心不足的猜测,进一步加剧股价低迷态势。

  从2010年上市时的“家纺第一股”,到2025年的监管警示与业绩低迷,梦洁股份的十年沉沦令人唏嘘。警示函刚刚下发,资本市场正注视着这家老牌企业的下一步动作。在罗莱生活、富安娜等同行加速领跑的背景下,梦洁股份若不能迅速破局,恐将在行业洗牌中失去话语权,其未来命运,仍待时间检验。(《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