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董您好!问一个问题:根据公司公开信息,糖尿病照护中心的推广已经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和市场病人接纳问题了,但是为什么推广还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美国也只有2.5万人,国内是36.6万人,离预期目标尚远,请问,为何不能全面铺开?是没有资金?是技术没有完全成熟?是病人对这个方案认可度不够?想不明白!既然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在美国,中国全部铺开有什么阻力呢?希望公司能给投资者一个解释!请不要含糊其辞!谢谢!
九安医疗: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在医院及患者覆盖方面,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的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已在国内约50个城市、424家医院加速推广,照护的病人规模约36.6万人;2024年同期该模式在320余家医院加速推广,照护的病人规模超过24万人。在覆盖医院和入组病患两个维度,该模式的推进速度均较去年同期有较为积极的进展。在管理效果方面,该模式通过门诊规范治疗与院外管理的结合,显著提升了入组病患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从基线的30%左右提升至60%左右,不良率降至5%以下,规范管理率提高至70%,模式有效性得到高度验证。
公司将持续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战略部署,加速推动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在中国和美国的落地。随照护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该模式可通过产品加服务的打包形式,进一步巩固用户粘性和竞争优势的形成。该模式前期以加快覆盖医院及病患数为主,在2026及2027年,将模式将逐步聚焦于创收创利,并在后续探索利用该模式的用户粘性,促进CGM等产品形成有效营收。
该业务未来发展目标是在中国未来三年内实现管理100万糖尿病病人的目标,国内单一病人的经济价值保守估算约为1000元/年;在美国未来五年内实现管理100万糖尿病病人的目标,单一病人的经济价值保守估算约为1000美元/年(具体视实际推广落地情况,此处不构成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在医院及患者覆盖方面,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的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已在国内约50个城市、424家医院加速推广,照护的病人规模约36.6万人;2024年同期该模式在320余家医院加速推广,照护的病人规模超过24万人。在覆盖医院和入组病患两个维度,该模式的推进速度均较去年同期有较为积极的进展。在管理效果方面,该模式通过门诊规范治疗与院外管理的结合,显著提升了入组病患的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从基线的30%左右提升至60%左右,不良率降至5%以下,规范管理率提高至70%,模式有效性得到高度验证。
公司将持续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战略部署,加速推动糖尿病诊疗照护“O+O"新模式在中国和美国的落地。随照护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该模式可通过产品加服务的打包形式,进一步巩固用户粘性和竞争优势的形成。该模式前期以加快覆盖医院及病患数为主,在2026及2027年,将模式将逐步聚焦于创收创利,并在后续探索利用该模式的用户粘性,促进CGM等产品形成有效营收。
该业务未来发展目标是在中国未来三年内实现管理100万糖尿病病人的目标,国内单一病人的经济价值保守估算约为1000元/年;在美国未来五年内实现管理100万糖尿病病人的目标,单一病人的经济价值保守估算约为1000美元/年(具体视实际推广落地情况,此处不构成业绩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来自 深交所互动易)
答复时间 2025-09-30 15:32:1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