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管道行业领军企业青龙管业(002457.SZ)与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国际化工程龙头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国际”)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工程协同、境外产能布局、产品研发、混塔业务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国际化经营新路径。
强强联合,产业链互补构建共赢生态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形成协同效应。青龙管业作为国内管道制造龙头,拥有19个生产基地及规模化生产经验,其产品覆盖供排水、节水灌溉等全场景。中材国际则深耕国际工程市场多年,形成覆盖全球的属地化资源网络。此次合作将实现“工程+制造”的双向赋能。中材国际在境外承接的EPC项目中将优先采用青龙管业产品,青龙管业则借助中材国际的国际化网络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并依托其属地资源加速境外产能落地。
分析认为,这不仅是简单的订单合作,更是产业链生态的构建。通过共享市场信息、联合研发、属地资源互助等机制,双方可有效降低国际化经营风险,提升全球市场响应速度。例如在混塔业务领域,中材国际的研发设计能力与青龙管业的专业制造能力结合,有望打破国际市场对高端混凝土塔筒的技术垄断。
协议明确提出,双方将共同探讨在重点国别合资建设管道及混凝土制品生产基地的可行性。通过属地化生产规避贸易壁垒、降低物流成本,并更贴近终端市场需求。同时,中材国际可为青龙管业境外基地提供前期筹备协助及工程建设服务,青龙管业则可入驻中材国际已建或筹建的海外产业园区,形成“园区+产能”的集群效应。
研发与资源共享,打造国际化竞争新优势
面对海外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双方将联合进行研发,针对不同气候、地质条件开发适应性产品。此外,中材国际还将为青龙管业国际化战略及布局的市场调研提供属地化政策、标准、文化等维度的支持,助力其精准定位市场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协议特别强调“信息共享机制”与“一事一议”的灵活合作模式。双方将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对具体项目单独签署执行协议,既保证战略方向的一致性,又赋予操作层面的自主权。这种“框架+项目”的双重架构,被市场视为规避合作风险、提升执行效率的关键设计。
对于青龙管业而言,此次合作是其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落子。更长远来看,境外产能的落地将推动其从管道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专家指出,当前全球基建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中国企业的竞争焦点已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标准、服务的综合输出。而青龙管业与中材国际的联盟,为传统制造业与工程服务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