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周亮)8月19日15时,广东企业中科宇航自主研制的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同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卫星星座建设、促进星箭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
打造太空旅游等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
商业航天被视作经济新增长引擎之一。广东此前发布规划,探路商业航天,计划到2026年,广东省商业航天及关联产业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
据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广东省将抢抓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市场化导向和应用需求牵引,充分发挥终端应用场景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市场机制完备等优势,构建发射牵引、星箭互促、空地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
在布局完善商业航天空间基础设施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企业投资建设针对民商用领域的卫星星座,为项目申报核准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给予卫星频轨资源协调保障支持。
在扩大卫星应用产业规模方面,广东将打造商业航天应用“首场景”,加快推动卫星互联网服务在低空经济、移动通信、物流运输、智慧城市、太空挖矿、太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前沿领域落地一批重大应用场景创新示范项目。
此外,若干措施明确,扩大重点行业应用规模,鼓励各行业采购国产卫星相关数据及产品,推动卫星应用助力航空航海、网联汽车、石油电力等商业领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广东商业航天有两大优势,其一是广东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有财力支持大型航天项目,其二是地理上,广东靠近赤道,地球自转速度大,适合高载荷火箭发射。“但商业航天的回收周期很长,从研发到产生效益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规划,分步实现目标,在市场应用场景方面要和企业、科研机构共同探讨,协同推进发展。”
形成全产业链新格局
8月19日15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升空,将中科卫星05星等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8次飞行。
中科宇航成立于2018年12月,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培育孵化的企业,于2022年从北京迁至广州,并在广州布局了最大年产30发固体运载火箭的产业化基地。
航天航空企业之所以愿意落地广州,除了产业政策外,产业链的闭合是更具吸引力的因素。力箭一号副总指挥孟祥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发射频率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力箭一号火箭面临的核心挑战主要集中在产能与质量控制的平衡、供应链韧性以及系统工程管理能力的提升上。
“针对关键部件,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一是供应链垂直整合,建立强相关关系,成为利益共同体。二是关键件至少储备2家合格供应商。三是供应商协同管理,签订长期保供合同,共享产能规划数据。四是联合技术攻关,帮助供应商升级工艺、技术从而提升良率和效率。五是合理库存与物流优化,对长周期部件建立安全库存,缓冲突发需求,对于周期要求高的生产环节优先选择靠近总装基地的供应商,缩短物流和响应时间。”孟祥福说。
据悉,目前广州已经形成了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新格局,汇聚了中科宇航、吉利航天等航天领域头部企业,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卫星通信、卫星终端及应用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的骨干企业。
若干措施提到,围绕广东“双核多点”商业航天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地市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谋划建设特色化商业航天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
对于促进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从业者有哪些政策期待?孟祥福表示,从行业角度看,三方面政策可有效推动商业航天发展:首先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卫星无线电许可证、空间电台执照审查审批流程,简化发射任务项目许可申请审批流程,缩短行政审批时间,提升效率。其次是增扩建发射场,例如广州阳江发射场等,提升年发射能力,满足火箭高密度发射需求。最后是简化卫星进出口、国际发射服务审批程序,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